北京的“京”味兒

正文 第1篇 北京:處處開花商機四現的展台1(1/5)

    內容提要

    北京的“京”味在哪裏,老北京有什麽特點,現代的北京又有什麽特色,《北京的“京”味兒》分為北京:處處開花商機四現的展台,北京:各種“族”人沐浴的陽台,北京:獨占鼇頭領風騷的天台,北京:旅途者的站台四篇,帶你遊覽北京,了解北京風俗文化,告訴你一個真實北京!

    (一)閩浙“雙龍”京城舞好戲

    在闖北京的外地人當中,香港除外,有兩大族群的表現力尤為突出。他們就是來自祖國東南沿海的兩個省份:福建與浙江。

    在京城打拚的人做什麽的都有,唯有福建人和浙江人比別人特別。他們在上北京之前,都遵循一種商人的投資慣例:先問哪裏可以開店?哪裏可以辦廠?哪裏的地盤可以開發?哪裏可以做地域優勢的生意?所以,在北京,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地域商幫,但任何領域,你都能找到福建商幫和浙江商幫的身影。

    當然,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在北京找到自己的老鄉,你見到老鄉時的問候可以多種多樣,但福建人或浙江人的問候就很獨特,他們不會問你在哪個單位打工,而是問你做的什麽生意。

    在北京的外地人的族群中,福建與浙江人並不是最多的,但他們給北京帶來的商機與市場繁榮,卻是其他省闖京城人士隻能望其項背的。

    現在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兩條有兩條“東海巨龍”美譽的族群,看看他們是怎樣闖北京的。

    ·第一龍:福建商幫

    最近有一則關於地域性格的笑話,從中截出一段:東北人說自己最豪爽,廣東人笑了;上海人說自己最精明,湖北人笑了;山西人說自己商幫最牛,福建人笑了……

    福建有商幫?恐怕這麽一說,全國人民都笑了。要不,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出了一套“商書”,卻唯獨沒有《閩商》?

    這就是福建人比較獨特的地方。當今世界有四千多萬海外華僑華人,閩籍人士占了一千多萬。他們遍布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閩籍港澳同胞約120多萬人,閩籍台胞900萬人。這些閩籍華人資產存量估計已超過3000億美元。

    近二十年來,許多海外華商回福建投資,帶回了許多外界的商業經驗和經營理念,成為福建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有海外閩商的配合,不少“本土派”閩商在很短時間內就完成了在進京投資的資本積累。這也使得他們在北京的各大商幫迅速崛起。

    那麽為什麽福建人在國人心目當中這麽不起眼?理由很簡單:福建人低調、內斂,掙了錢不聲張,發了財不露相。包括在北京發展的人,誰誰都能說出一堆引以本鄉自豪的大商人,福建人卻低著頭在一邊偷著笑。福建人就是這樣,他們不關心誰出名了,他們關心的是自己在北京能不能掙到錢,掙了錢守不守得住。

    那麽北京的福建人都在哪紮堆兒?他們給北京帶來了什麽,又給他們自己帶來了什麽呢?

    你隻要留意一下福建特產什麽,就可以發現,在北京的福建人,把他們地方的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

    據統計,目前有超過30萬福建人在京從商,注冊的企業有8000多家,創造了逾千億元人民幣的產值,年上繳國家稅費60多億元人民幣,涉及房產開發、金融證券、信息電子、物業管理、機械製造、木材建材、茶葉、海鮮品等20多個行業。其中建材、茶葉、海鮮、房地產等行業表現得尤為突出。

    1.建材行業

    去注意一下北京所有大大小小的建材市場,那可都是福建人的天下。而且,同樣是福建人,他們在市場裏經營的項目還分得很細。如閩南人主營石材,閩清人主營瓷磚,而莆田人則壟斷了北京99%的木材市場。至於鋼材、玻璃,和其他配套加工材料,則沒有明確的地域劃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