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中華

四百九十九章 官商勾結,古今有之(1/3)

    “二弟真是背氣,自己把自己往火坑裏推上一把。”李永昌無奈的道,清楚知道整個事情頭尾始末的李家對這件事很無奈。

    九月。李永成因處理地方事務不當,背負責任被降兩級調入京城民政部,從一方坐地虎,變成了馬前卒。雖然沒人幹因為李永成級別下降了就輕視他,但是前途受阻遇挫折卻是事實了。

    李元清對此不以表達態度,二子這事情確實背運黴氣,星星之火偏發生在了廣州府。李永成不得不一邊在暗中促使事情往最壞方麵發展,另一邊明麵上還要擔負起這次惡劣事件所帶來的責任。

    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李元清看,這對風頭一直興盛的李家來未嚐不是好事。李永成年紀輕輕就坐上了一府之尊,朝野非議從沒有斷絕。現在下降兩級避避風頭,正是李家所需要的。

    女兒是皇後,外孫是太子,地位還都極為牢固,李家真正的興盛在日後,而不是眼下梁綱當政時期。

    “景陽胡同的宅子你讓人收拾一下,永成回來後就立刻入住了。”後背靠在椅子上,李元清眯起了一雙眼睛,視線透過房梁似乎看到了幾十年後的未來……

    每個勢力都有自己的代言人,雖然梁綱規定在職官員及其直係親屬不得經商【虛位勳臣不在此列】,但是在中國,官、商兩者間千絲萬縷的聯係卻是徹也扯不斷的。

    那是中國人性的本能。

    不然的話中國怎麽會自古就有‘官商’二字,更有‘官商勾結’這一普下人人耳熟能詳的負麵成語?

    那些個‘代言人’,經過這些年的自我攀升和商家水漲船高的‘根深蒂固’,現今位列朝堂者已經不在少數。

    要緊關頭,每一雙眼睛都在盯著紫禁城的反應。所以當梁綱令旨一出宮,鄧廷楨這個名字就已經在北京城裏流傳了起來。而等到有心人探聽到鄧廷楨奏折的內容以後,就如同三九一盆冷水淋頭,這些人骨子裏都炸起了毛來。

    完全是可以媲美軍情傳遞的速度,一封封書信從北京城迅速發散到全國。梁綱透過軍情局和國安部一切情況當然是了然於心,卻也隻是暗自一笑罷了。

    人至察則無徒,水至清則無魚。一些事情從來都是免不了的,隻要在大體上不走樣,梁綱現在的心胸還是能夠容忍的。並且從心底裏他也不在乎‘代言人’這麽丁點勢力,跟他本人的至高權柄相比太渺了。

    當初雍正帝在那樣誹謗滿飛的惡劣情況下都還能強製推行‘火耗歸公’和‘攤丁入畝’,一個人跟全下的地主階級、官僚們作對,依靠皇帝的權柄一樣是取得勝利。梁綱現今貴為開國帝王,功勳名望之重舉國上下無有可匹配者,他還有必要去擔心那些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言人嗎?

    如果那些人不識趣,轟隆隆的壓過去就行了。那撮官員和他們背後的勢力,在皇帝的車輪下就是螳臂擋車,絕對的不自量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