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恨終成過往

正文 第18章 埋葬愛情(1)(2/4)

    她看見不歸的臉是同一年的冬天,她縮著手推開了院門,而後一個人影從隔壁的牆上跳下來。

    你還要走嗎?

    她沒有吭聲,繼續前行。

    上帝給女人雙腳真是錯誤。他在她身後歎息。

    她沒有理他。

    你站住!

    她停下來,回過頭,不歸的輪廓漫漫清晰,而後,他出乎意料地蹲下身去,幫她係好已經鬆散的鞋帶。

    他堅持拉著她的手穿過狗吠不停的深巷,然後她看見了比以前見到更寬闊的馬路。

    你想跑嗎?

    她點點頭。

    他於是拉著她的手,在夜中奔跑。逝去的歲月好象剪碎的片段,一段一段地被他們甩在身後。

    十一歲的那一年的冬天,一個男孩拉著北倚的手,穿過漆黑的深巷,奔跑到天明。然後,她就一直覺得,他帶著她走過路的盡頭就是光明。她以為他拉住她的瞬間。往昔所有痛苦都被剪碎,她手中捏著的是全世界。

    那個清晨很冷,男人還沒有起床。她推開院門,母親正坐在井邊搓洗衣服,木盆上空冒著熱氣,她看見母親的眼中有什麽東西墜入了盆中。她穿過已經枯萎的葡萄架。母親一把把她摟在懷中,她說,好孩子,什麽時候你才能安穩地留在原地?

    永遠都不會有那樣的時刻。她心裏明白。

    她側過頭,他的臉在院牆上衝著她笑。

    媽媽,我會好好地活著。其實,下半句,她想說,我要帶你離開這裏,可是她沒有說,她怕很久以後自己無法具有兌現的能力。

    女人將北倚的手握得很緊,然後笑了,就在十一歲的那個冬季,她一直看到了兩個奇跡。

    北倚以為所有的微笑與陽光,都是他的手給手的溫暖。

    那天,當北倚背著書包走出院子的時候,他正立在巷子的另一麵牆上衝著她笑。他問她,你叫什麽?

    北倚,穆北倚。你呢?

    不歸,沙不歸。他伸出了手。

    穆北倚,你好!從現在開始,你獲得了新生,和我一起好好活著。

    後來那一句,成了北倚長久的安慰與精神上的支柱,她記得她要和不歸一齊活著,而且是好好的活著。

    愛的太深,容易看見傷痕

    有時會有一些荒唐的念頭從內心深處浮起,或許是因為看了某部文學作品,或許是因為聽了某人的情感故事。有時就會傻傻地想,什麽事情都有一個度,太過了往往適得其反,這愛情是不是也存在著一個度呢?俗話都有“愛之深痛之切”,看來愛與痛是成正比的。本來愛應該讓人感到幸福快樂,為什麽反而會與痛連在一起呢?可能就是因為感情太深了反而更容易造成傷害!想世間的癡男怨女總是不能在紅塵中活得輕鬆,或許就是因為被愛所累,被愛所傷吧!愛太深,容易看見傷痕,很多愛情故事似乎都在印證著這句話。

    看金庸的小說《倚天屠龍記》時,常常有感於殷素素與張翠山的愛情。兩個人一個是名門正派,一個是明教邪派,不隻出身不同,就是兩個人的性格也相差甚遠,一個正直寬厚,另一個下手狠毒。本來在江湖上這兩個人是水火不相容的,但由於某種機緣,他們兩個有了交往的機會,並一起被金毛獅王謝遜擄走。原本兩個人就互有情愫,在一起相處更加深了感情,很快愛情在他們心中萌發,而且越來越難以抑製。謝遜帶走他們兩人隻是為了防止二人說出屠龍刀的秘密,沒想到卻成就了一段姻緣。但張翠山不願意被謝遜所挾,一直想辦法逃走,但苦於自己的功力,隻好尋求殷素素幫助。他在船上與謝遜內力相搏時,本在事前已與殷素素說好,讓她發銀針幫忙。但在危急關頭,殷素素竟不肯出手,好在張翠山是個忠厚君子,當時以為是殷素素怕傷了自己,也就沒對她懷疑。但後來兩人心意相通後,殷素素告訴張翠山,她當時不肯出手隻是因為她希望自己與張翠山永遠不分開,如果他們從謝遜手中逃走了,張翠山可能就會離開她,所以她不能出手幫他,她想永遠與他在一起,不論到哪裏,隻要不分開就行。看來殷素素對張翠山的情太深,她為了不與心上人分開,而甘願受製於人。隻是她當時沒有想到,如果她不肯出手相幫,萬一張翠山出了什麽意外,可能就後悔莫及了。但情在深處,陷於愛中時,人可能就失去了理性。情太深,更容易造成傷痕,隻想到怎麽才能完全地擁有對方,而不考慮各種實際情況,往往在受傷後,才知道自己錯了,可很多時候過失卻無法彌補,那已形成的傷痕將永遠在心中隱隱作痛,而這傷,正因為愛太深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