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能和貓說話

第 9 章(2/5)

    像一些市麵上的大牌貓糧,比如某望某峰之流也曾買過,新手時期也確實靠它們將雪花養得不錯,隻是後來養貓越來越上手,在家裏奶奶和媽媽時不時念叨的“這吃的比人還貴了,不如自己買菜做”節約思想洗腦下,便真的動手自己做起了貓飯。

    雪花就是隻普通的中華田園貓,長得好看還不挑食,家裏給換了自製貓飯後反而吃得更香,讓也是初次養寵物的老林家感觀十分良好。

    做貓飯也是她的拿手絕活之一了,還是大學生有寒暑假的時候,雪花倒是經常吃到她做的貓飯,之後她畢業去魔都上班就沒什麽時間了,隻能偶爾給做一頓。

    廚房裏,媽媽已經把要用到的雞胸肉、魚肉、雞肝、熟雞蛋以及西蘭花等等的貓飯食材都準備好了,林蘭拿起菜刀就可以直接加工。

    她在流理台上的切切弄弄,又是把雞肉魚肉上鍋灶蒸熟攪碎,又是把雞肝烤幹磨粉說是做成天然的誘食劑什麽的,然後又添了其他的營養粉攪伴在一起,一直忙碌個不停,王秀芝也站在旁邊跟著看,閨女那一套複雜的貓飯做法讓中年婦女整個眉頭都皺起來:“難怪雪花那小東西更喜歡吃你做的,這步驟做給人吃都沒這麽精心。”

    雖然王秀芝做貓飯也用的這些食材,但精細程度和女兒這場麵比,那完全拿不出手。

    “畢竟是貓嘛,胃不能和人比的。”林蘭頭也不回應了一句,“貓飯上麵講究點,雪花身體就好一些,總比時不時送寵物醫院花錢強吧?”

    “……那倒是。”王秀芝想起四樓有個也養了寵物貓的一個小姑娘,還是挺值錢的什麽英短,樓下寵物診所的小劉醫生說那貓的品相一隻起碼5000塊,那貓看起來養得挺胖,大圓臉肉呼呼的,可總能看見那小姑娘抱著貓往診所跑,為了治病前前後後都不知道花了多少錢,“貓生病比人能燒錢,幸虧雪花是土貓,很少生病好養活。”

    家裏雖然靠小樓的租金就能過得很滋潤,但正經過日子也不是這麽禍禍錢的啊。

    聽到媽媽嘴裏的嘀咕林蘭隻能無奈笑笑,爸媽和奶奶這兩代人都是苦日子裏過來的,所以就算房租靠著經濟騰飛翻了好幾番家裏條件已經很好了,但依舊保持著節省的習慣。

    因此林蘭雖然也是個房二代,可打小和普通人家的小孩差別也不是很大,最多就是想要買些什麽不過分的東西時父母給錢更爽快些。等到長大,價值觀也被養得定型,就算每個月父母給的生活費不少,她也不會揮霍,隻喜歡計劃著購物和消費。

    唯一的瘋狂和任性,就是上個月跟前男友分手吧。

    一口氣,花了將近七八萬,除了租車和雇人演戲外,大頭全在那件限量款奢侈品風衣上麵了。

    裝逼一時爽,錢包火葬場。

    那件香家的風衣,再過一陣子就掛二手網上賣了吧。聽說限量款的奢侈品有時轉手還能賣得比原價更高點,指不定能把先前的虧損全補回來。

    一邊想著事,林蘭已經一口氣做出了五天份的貓飯,倒出一部分今天吃的,其餘全都封進盒子裏放冰箱儲存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