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門徒

第24章 《論語》(1/3)

    見到孟子並沒有什麽反應,王寂的膽子也壯了起來。毫無疑問,在一個儒家文明的先聖麵前談論儒學,王寂的壓力是很大的。由於王寂早就和孟子談論過後世儒學的發展,此時說起來,倒是沒有再解釋什麽。隻是直接的說道。

    “對於儒學,在學生的眼中,無疑是高山仰止的。幾千年的發展,儒家文明已經登至一個巔峰的境界。若是將中華大地看做是一個整體,而將每一個人看做是一個部分的話,那麽儒學,就是聯係每一個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個浩大的可怕的工程,以現代人的思維,可以聯係一個公司人的思維,使得每一個人擁有對一個公司的歸宿感,那麽可以說,這是一個成功的公司。

    但是,可以想象嗎?一個從千年前構築的一個係統,一個由儒家構造的係統,至今依舊有著巨大的影響,甚至難以替代……

    這就是儒學,這就是一個再近代遭致無數抨擊的儒學。

    王寂從不覺得天下的敗壞是由於儒學的因素,儒學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儒學的最終發展。

    “在學生看來,若是在儒學發展的後期,可以跟上時代的潮流,便不會遭致時代完全的崩盤。”

    “哦,說說看。”

    “是,儒學後期的發展,的確已經達到了君主製的巔峰,但是也導致了強弱的絕對分差。但是統治者並沒有察覺到這個問題,他們隻是無限的鞏固他們的君主地位,卻不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學生指的是,天朝上國的愚民政策。所謂的愚民政策,最終隻能導致時代發展緩慢。於學生看來,西方國家的細致分工,若是當時可以學過來,使天下的讀書人也如此,當不會導致後來的工業落後於西方國家。”

    “所謂的治理天下,唯二者,富民,強兵。富民可使天下富足,強兵可使國家強大,此二者缺一不可。可是看那天朝上國,隻以愚民治理天下,商業落後,導致國家富足,朱門酒肉臭,卻是路有凍死骨。

    “再看那閉關鎖國之策,天朝強大之念深入人心,八營名存實亡,外敵來時竟然無可戰之兵。不要將所有的錯誤推給統治者的錯誤決定身上,若是可以贏,沒有人願意輸。隻因為,那時的兵力,實在是差外敵遠矣……”

    “此何故?”

    “無非是因為這愚民政策,一個愚民,愚的是一個國家的未來……”

    孟子沒有說話,沒有讚同,也沒有反對。

    “那麽,在你的眼中,儒學就是統治者之學了?”

    王寂默然的點頭,在他看來,的確是這樣的。

    孟子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孔師,隻是教人規律罷了……”孟子歎了口氣說道。

    “規律?”王寂一愕。

    孟子拿出了一本《論語》,遞給了王寂:“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並不隻是說說而已。”

    “嗯。”王寂點了點頭,在現代人的思維中,想靠著《論語》治理天下,簡直是一個笑話。甚至他們找出了無數的證據,來說明這句話隻是被誤解罷了……

    “不要覺得這句話,言過其實了。”孟子淡淡的說道:“孔師《論語》,教人修身養性,教人如何做好自己,教人人生規律,卻沒有教給人如何治理天下……可是,這天下,隻在其間罷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