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星雲大師智慧感悟課全集)

正文 第69章 心不為欲望所累,才能保持潔淨(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原來,這個和尚不是普通的和尚,而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化身。佛祖在靈山上心念一動,知道殃崛摩羅要殺掉自己的母親,就想趁機度化這個愚昧之人。於是,佛祖化成了和尚,出現在他麵前。

    殃崛摩羅追得筋疲力盡,最後實在跑不動了,就癱坐在了地上,痛苦地叫道:“我竟然連一個小和尚都追不上……站住!你給我站住!”

    佛祖回答道:“我已經停下很久了,是你停不下呀!”

    聽到這話,殃崛摩羅頓時大悟,原來自己的痛苦都是源於自己心中不肯放下的欲望啊!他茅塞頓開,心靈頓時澄澈,於是拜了佛祖為師,之後一心向佛,潛心修煉,最終成了菩薩。

    人一旦被權力、金錢、欲望所控製,就會身不由己,欲罷不能。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提醒自己,給自己敲敲警鍾,讓自己遠離罪惡的深淵和危險的邊緣,為自己找尋一條正確而適合自己的道路。

    老子曾經說過:“不見可欲,使心不亂。”眼睛裏沒有欲望的東西,心裏自然就寧靜、安詳。而佛教經典裏的很多智慧,都是勸人要把握好自己的內心以去除欲望。其實,無論儒釋道,三教聖人無不認為,欲望是人類迷失的根本,隻有看住自己的欲望,了解自己的欲望,掌控自己的欲望,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才能在滾滾紅塵之中,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現代社會流行這樣一句話:“金錢,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其實,我們仔細想過後不難發現,金錢本身並沒有錯。金錢不過是人們滿足欲望的工具,它並不是根源。人們不加抑製的欲望,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有些人為獲得財富所采取的種種方法,所動的種種心思,才是這種痛苦的製造者。佛家講常樂我淨,就是說要讓自己的心不為欲望所累,要保持潔淨快樂。在這個充斥著太多名利誘惑的世界,我們要懂得控製自己,懂得舍棄那些不必要的精神負累,不讓過多的欲望成為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