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星雲大師智慧感悟課全集)

正文 第55章 管理者的自我管理(1/2)

    【藏經閣】

    恚能自製,如止奔車,是為善禦,棄冥入明。忍辱勝恚,善勝不善。勝者能施,至誠勝欺。

    ——《法句經》

    領導在做,眾人在看。做領導的不會管理自己,又怎麽能去管理別人?一個合格的領導必然是能夠自我約束的。有什麽樣的領導就有什麽樣的下屬,如果你是一隻雄獅,你的下屬就不會是一群羊。

    管理就是管人,想要管理別人,先要管好自己。一個管理者首先應該具備令人信服的素質,才能得到下屬的認可。“待人要平和有禮,做事要精簡有道,論理要中道有分,領導要融和有義”,星雲大師認為一位好的管理者必須符合以上四點。

    管理是一項能力,而不是一項權力;管理是一份責任,而不是一份享受;管理是一個崗位,而不是一個地位。任何一個管理者都不可將自己置於特殊的位置上,而應該將自己當成普通的員工,或者為普通員工服務的人,通過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完善,進而完成自我實現、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由此也自然會得到下屬的認可和尊重。

    自我管理的關鍵是充分調動自身的各種調節功能,通過發現優勢,準確定位自己,並且遵從自身的價值觀,激發自身的潛能。如今,在世界範圍內締造了財富傳奇的人物——如比爾·蓋茨、鬆下幸之助、韋爾奇、艾柯卡、李嘉誠等都是自我管理的經典範本。他們的成功經曆證明,一個普通人隻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天賦並管理好自己,就能調動起生命中最大的能量。

    “缺少自我管理的品質,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魚,動作雖然不斷卻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往後,還是原地打轉”,一個不能管理自身的人,我們無法期待他能妥善地管理一個團隊。華人巨商李嘉誠先生曾經談到他對企業經理人的看法:“想當好經理人,首要的任務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項重大責任,在流動與變化萬千的世界中發現自己是誰,了解自己要成為什麽樣是建立尊嚴的基礎。自我管理是一種靜態管理,是培養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識和經驗轉化為能力的催化劑。”

    管理自己主要是要管好自己的心。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與彼得·聖吉談管理的時候曾說:“想做個領導者,你必須是個真正的人,你必須先認識生命真正的意義。”領導者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必須有博大的胸襟、寬厚的態度、正直的人品、理智的頭腦,不被狹隘偏私所限製,不為情緒所左右,不為利益所誘惑,不為暴力所恐嚇,真正約束好自己,如此才能成為識人的伯樂,以長遠的眼光令下屬折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