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星雲大師智慧感悟課全集)

正文 第26章 不能忘乎所以,不要盛氣淩人(1/2)

    【藏經閣】

    若多少有聞,自大以驕人,是如盲執燭,照彼不自明。

    ——《法句經》

    有的人心胸狹窄,有的人則虛懷若穀。狹隘的內心裝不下別人的優點,也裝不下別人的缺陷,最後往往連自己也容不下。心胸寬廣的人則虛心謙卑,不焦躁不浮華,心容天下,能用寬容的態度麵對他人和世界。

    《老子》有雲:“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穀。”思就是教人敦厚淳樸,曠達得像山穀一樣。在漫漫人生長途中,如果我們能夠時刻都保持一種謙虛謹慎、虛心接納的態度,就能讓自己的心靈有足夠空間,不斷地汲取知識、吸納快樂、吸納從容、吸納美好,日積月累,心就自然豐盈起來。如果一個人總是驕傲自滿,那麽他就很難有所成就。

    楊萬裏是南宋著名的詩人,他不但知識淵博,而且為人低調,一直非常謙虛。他所寫的詩也一直廣為流傳,為人們津津樂道。

    當時,在江西有一個名士,此人恃才傲物,常常說自己學識淵博,天下沒有人勝得過他。他聽說楊萬裏很有名,非常不服氣,便給楊萬裏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是說自己要親自到楊萬裏的家鄉吉水來拜見他,所以希望他有所準備。楊萬裏早就聽說這個人很自大,於是就給他回了一封信,說:“我很歡迎您的到來,冒昧地向您提一個小小的要求,聽說你家鄉的配鹽幽菽非常有名,我很想親口嚐一嚐滋味,請您來時順便捎帶一點。”那個名士拆開信一看,自己不禁一愣,什麽是配鹽幽菽?我在家鄉生活多年也未聽過啊。他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是什麽東西,但他又不願意去問別人,怕別人笑話他。所以隻好自己在街上到處亂找,但他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後來,他實在想不出是什麽東西,隻好空著手來到吉水,楊萬裏看到他的樣子就已經心知肚明了。他們兩人寒暄了兩句後,楊萬裏故意問其特產,名士回答說:“您信中提到的配鹽幽菽是不是賣的地方比較偏僻,我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實在抱歉!”

    楊萬裏聽了哈哈大笑起來:“你們那裏家家戶戶都有啊!”說著,他隨手從書架上取下一本《韻略》,翻開其中的一頁讓名士看,名士接過來看到書上明明白白地寫著“豆豉,配鹽幽菽也”一行字。

    這時名士這才明白,原來所謂配鹽幽菽,就是家庭日常食用的豆豉啊!豆豉是用黃豆或黑豆泡透、煮熟後再發酵的食品,然後放上鹽,這道家常小菜的別名就叫配鹽幽菽,也的確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東西。名士知道了這其中的含義後非常慚愧,這才明白自己平日讀書太少了。從此以後,他便潛心讀書,謙虛做人,再也不驕傲自大、目中無人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