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民”與教民:世紀之交的民眾心態解讀

正文 農村教育塑造的農民政治意識 忠義觀念與國家框架(2/3)

    這樣,農民對國家的看法,就有了三層意思,第一層,國家是他們生活所在的江山,是完納國課的對象;第二層,國家是有姓氏的;第三層,國是家的放大,國主相當於家主。農民的政治態度,對於第一層有較大的被動感;於第二層則旁觀;於第三層才具有依附的情感。

    家國一體的派生道德就是忠孝合一。在這裏,“忠”主要具有政治意義。從道德角度來說,“忠”是由“孝”派生出來的,但在現實的政治生活中,“忠”與“孝”常常處於不好平衡的境地。士大夫可能為了功名利祿而“移孝作忠”,置爺娘老子於不顧,去效忠皇家,而農民則可能相反。三國時曹丕給臣下出難題,“問‘君父各有篤疾,有藥一丸,可救一人,當救君耶?父耶?’邴原悖然對曰:‘父也,。”如果用這種問題去問農民,大抵提問者都會落得象曹丕那樣的沒趣。君、父的份量,對農民來說相去何止天壤,比起“不孝”來,他們更容易“不忠”。所以“忠”之於農民,不象“孝”那樣具有那麽多宗法血緣紐帶的意義,它更多地是一種農民對國家的依附心理的外射。所以“忠”對農民而言,隻是一種依附道德或依附政治態度。這顯然是與士大夫有區別的,因為農民一般不自視為“臣”。“食人之祿,忠人之事”,反過來,不食其祿就不必非忠其事不可,更不必忠於其人。所以俗話又道:“人不衣食,君臣道息。”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農民眼裏的“忠”更接近於雇主與雇工之間的道德。無怪乎民間創作中的忠臣良將都有點象皇帝的雇工--高級雇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