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仙紀

二十七 陶碗的真正意義(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緊挨著山脊,離石堡還有兩裏多地的田地中,一個人正在揮著鐮刀除草。

    隻看衣著分不出男女,都是農人常穿的粗麻短褐,看腦後盤起的發髻,才知是個婦人。

    婦人偶爾抬頭擦汗,露出枯黃麵容,皺紋滿麵,兩手也如樹皮般粗糙,看上去至少五十歲了。

    遠遠見到孝服少年過來,婦人忙不迭的跪地叩拜,口稱堡主。

    仲杳擺著手:“何姨不必多禮。”

    仲家堡的堡民基本都是仲家的佃農,每戶二三十畝地,租子三七分,當然是堡民四仲家六。

    佃租看似苛刻,但這裏不交皇糧沒有徭役,逢災遇險仲家還會寬減,堡民的日子比灰河東岸的杜國農人好得多。加之多年生息,代代相熟,堡民都把自己看做仲家的外親,對仲家感恩戴德。前任堡主去世,堡民們自發服喪,婦人手臂上還戴著黑袖套。

    這何姨也是把仲杳從看到大的,隻是都遠遠看著,偶爾打個招呼,對仲杳而言算不得熟人。

    見仲杳還是少堡主時的語氣,何姨乍著膽子親切起來:“杳是去巡山了麽?太危險啊,一定要心些!咱們仲家堡上下,現在全都指望你了呢。“

    仲杳笑著沒事,打量何姨正在收拾的田地。

    這塊旱田也就三四畝,種的是黍,也就是黃米,算是米的一種,吃起來黏黏的,口感不是太好。仲杳隻是偶爾喝粥的時候吃過,卻是堡民的主食。

    “何姨怎麽一個人忙,何叔呢?”

    仲杳看似隨意的問道:“堡裏的牛馬今年應該忙得過來,為什麽不等著?”

    仲家養有耕牛,馬也可以拉犁,每年春都會幫著堡民翻耕,也是令堡民感恩仲家的仁政之一。

    貫山四家裏,伯家偏重采礦冶煉,叔家擅長營商,季家以林木藥草為業,仲家的主業就是種田。

    仲杳問到生計,就不再是那個隻知玩鬧的少年了,何姨佝僂著賠笑,語氣也恭謹起來:“老何今年堡裏有點……麻煩,不能再給堡主添麻煩,能做的就自己做了。”

    她不太明白仲杳為啥聊起農事,心的問:“是找老何嗎?他在家裏打理鐵犁,都好些年沒用了,害怕鏽壞了。”

    何姨的丈夫何大山就是個普通農人,沒什麽特別。硬要特別,就是他處處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完全是仲家堡農人的平均線。

    仲杳擺手不是找老何,就是隨便聊聊。

    從何姨的話裏能聽出,堡民都知道形勢不妙了。

    “何姨啊,有些人在商量去投叔家鎮,甚至過河去杜國西關郡,你們沒什麽打算嗎?”

    仲杳接著的問題,直接得何姨訥訥了許久,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對上仲杳的清澈目光,婦人勉強笑道:“那些人定是良心被吃了,就知道跑路,我跟老何絕不是那種人。”

    仲杳轉頭打量田邊的茅屋,隻聽到屋後有鏗鏗的磨鐵聲,沒見到其他人,淡淡笑道:“何山分家了,何樹應該還在吧,他人呢?”

    婦人看似有五十歲了,其實還不到四十,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何山已經成親分家,兒子也已十七八歲,還在家中。

    婦人臉色一變,噗通就跪下了,淒聲求饒:“是山吆喝的,我們沒想過跑啊!”

    正如老叔爺仲承林所,的仲家堡可遮掩不住消息,仲至正是中魘氣而死,魔魘可能再度湧動的事情,早已經傳遍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