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癡愚實乃純良

第654章 障眼法(1/2)

    吳閻王此時正領兵把楚軍包圍在德州城東的避雪店附近。

    避雪店原本叫‘劉家店’,後周顯德五年,趙匡胤領兵途經此處,降大雪無法行軍,於是駐紮此處。兩年後,趙匡胤皇袍加身,代周稱帝,大宋建國後,此處便改名叫‘避雪店’。

    楚軍想南逃,但隊伍裏各式各樣的人都有,自然是逃不快,便被吳閻王再次圍住。

    關寧鐵騎、神機營、山東兵馬皆是精銳,吳閻王不敢硬攻,便打算繼續包圍到楚軍斷糧。

    楚軍糧草本就不多,想來應該是撐不了十半月。

    至於吳閻王這邊雖然還有糧草,但他打算借著這邊追截楚帝多私藏些錢糧,才打算派人去攻打德州,李伯帛就來了。

    吳閻王連孟九都不怕,自然也不會怕李柏帛。

    但一則李柏帛帶了聖旨,不許吳閻王劫掠,二則李柏帛能隻身到德州城勸降總歸是好事。

    不劫掠就不劫掠吧,吳閻王也不想在唐中元眼皮子底下做得太過分。

    他這邊不想太過份,沒想到唐節卻相當過份,竟派人來管他要糧。

    唐節與孟九領人沿海岸繼續追擊楚帝,讓其麾下李鴻基領了兩千人到吳閻王軍中,得十分好聽——“就不勞煩吳帥了,末將自己將糧草押運到三殿下軍中。”

    搞得好像吳閻王會答應給糧草一樣……

    兩人正在帳中扯皮,那邊士卒稟告:“李軍師來了。”

    李鴻基也不回避,打算讓李柏帛再幫自己要糧。

    他目光看去,卻見李柏帛身後跟著幾個漕幫豪強,個個豹頭環眼,看起來頗為凶悍。

    李鴻基本是陝西驛卒,曾因丟失公文被裁撤,走投無路才投得反軍。此時看那鬼泥鰍雙眼透著精幹凜冽之氣,心中便想道:“也就是楚朝皇帝沒把運河上這些人的飯碗摔了,不然這幫人若是造反,怕是楚朝的下早就丟了……”

    待李柏帛聽唐節要糧一事,卻是替吳閻王大方了一次,勸其把糧草給唐節便是。

    吳閻王依舊不肯,冷哼道:“楚軍有些戰力,難以強攻。我大軍還不知要圍多久,回頭要是糧草告磬,走了周衍,你們擔待得起嗎?”

    “吳帥勿慮,我今日來便是為吳帥獻上一策,智計楚朝餘孽。”李柏帛笑道:“我已服德州上下文武投降大瑞朝。請大帥佯敗一場,放開西麵的包圍,讓他們楚朝餘孽進入德州城,另埋伏一支精兵於城內,到時城門一關,取周衍性命如甕中捉鱉……”

    吳閻王目露沉思。

    李柏帛便又道:“此計,一則可以盡快平定楚孽,二則也可避免吳帥損兵折將。對了,我知道這次追截楚孽,吳帥耗費糜巨。這樣吧,等戰事稍平,德州漕倉中的糧草吳帥自取便是。”

    吳閻王這才點點頭,卻是又道:“我軍中糧草已不多,現在便讓德州開城門,把漕倉糧草運來。”

    “不可。”李柏帛道:“我等眼下暫時不取德州,便是要作出德州還在楚朝治下的樣子,要是現在驚動楚朝餘孽,他們不肯入甕又如何是好?對了,丘幫主,漕倉中如今還有多少糧食?”

    李柏帛罷,便引鬼泥鰍出來。

    鬼泥鰍看似粗豪,卻對這些事極為熟稔,娓娓道來。

    “淮、徐、臨、德四倉,支運下糧草十之三四,楚開國年間,一年運糧四百五十萬石,四倉便兌運二百八十萬石。睿宗年間,德州漕倉儲糧過多,年久不用,以至於穀多腐爛,便開始每年支運三十五萬石至京城……最近這些年都是荒年,存糧漸少,但京城並不知漕倉中準確存糧數目,加上瑞皇入京時正好有一批兌運糧送達,如今漕倉中有糧一百萬石。”

    ‘一百萬石’這個數目入耳,吳閻王微微變色,目光看向李柏帛,假客氣地問道:“這些糧食……不用押解進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