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漫畫《西遊記》

序 《西遊記》:其實是一個打怪成長的遊戲(2/3)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直接掉頭回家了,但玄奘出發前立下誓言:不到天竺,絕不回頭!於是,他忍受著饑渴與炎熱繼續前進,硬生生熬了四天五夜,差點上西天了。幸好他的老馬馱著他,找到一片綠洲,救了他的性命。

    (三)離不開

    除了惡劣的自然環境,狂熱的粉

    絲也讓玄奘備受磨難。他路過高昌國時,高昌國國王一心向佛,想留下他給自己打工。

    麵對豐厚的條件,玄奘不為所動,一心求取真經。國王眼見利誘不成,便威脅要把玄奘送回大唐。但玄奘不吃這一套,絕食三天以示決心。

    國王害怕了,畢竟自己也是修行之人,要是逼死玄奘,罪過可就大了。於是國王趕緊收手,不僅和玄奘結為異姓兄弟,還給他配了幾個保鏢和一筆路費,以示誠意。

    這就是《西遊記》中,唐僧與唐太宗結拜的故事原型。

    除了上麵那些困難,還有翻越雪山、遭遇強盜等種種磨難……

    曆經四年坎坷,走過十幾個國家後,玄奘終於到達佛教的聖地——

    那爛陀寺。

    這個寺相當於佛教界的清華、北大。在這裏,玄奘認真學習正版的佛教典籍,幾年後帶著大量佛經,回到大唐。

    往後餘生,玄奘基本都在翻譯佛經,力求把千辛萬苦求來的真經傳遞給更多的人……

    為此,後來的唐高宗還為他修了座塔,叫大雁塔,讓他專心在裏麵翻譯佛經。

    這就是曆史上玄奘取經的故事。

    玄奘取經曆時十幾年,行程五萬多公裏,這種堅守信念、不畏艱難的精神,感動了無數世人。於是——

    百姓們開始口口相傳玄奘西天取經的事跡。

    玄奘的徒弟們將玄奘取經的經曆,寫成《大唐西域記》。

    書中記載了玄奘一路上的見聞,還有西域各國的

    風土人情和神話傳說。

    宋元時期,民間流行說話藝術(相當於今天的評書)和雜劇,玄奘取經的故事被不斷加工,逐漸變為唐僧師徒取經的故事。

    到了明代,有個叫吳承恩的人,充分發揮想象力,將唐僧師徒取經的故事再加工,寫出一本書。

    這就是《西遊記》誕生的過程。

    講到這裏,我們再來簡單講講《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

    吳承恩,江蘇人,擅長講神話故事。他的人生頗為坎坷,年輕時科舉不順,後來當了個小官,卻被人誣陷,於是憤然辭職。

    當時的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導致官場上下一片黑暗。吳承恩內心十分憤懣,於是通過神話故事和小說,諷刺現實,發泄不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