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動的導遊旗

一 陰山山脈看岩畫(2/4)

    ********以東的東段海拔一般在5米左右,地形紊亂,主要有蠻罕山,蘇木山,馬頭山,樺山等。在集寧,張北一帶被玄武岩覆蓋,部分地區的熔岩台地已被侵蝕切割成平頂低山和丘陵。低山和丘陵間盆地內有白堊紀,第三係和現代沉積。盆地間的嶺脊低而寬,相對高度~5米,有些盆地中心集水成湖,較大者如岱海,黃旗海,安固裏淖,察□淖等。

    陰山蒙古語名為“達蘭喀喇”,意思為“7個黑山頭”。陰山山脈是古老的斷塊山。陰山的最大特點便是南北不對稱,南坡山勢陡峭,北坡則較為平緩。山脈的平均海拔高度在5至米之間。仿佛一座巨大的然屏障,同時阻擋了南下的寒流與北上的濕氣,因此,陰山南北氣候差異顯著,是草原與荒漠草原的分界線。南麓的雨水較為充沛,適宜展農業。山區植被稀疏,僅在東段的陰坡有片森林,有白樺、山楊、杜鬆、側柏、油鬆、山柳等樹種。中段和西段山地散布有大不等的山地草場,曆史上曾是重要的牧區。

    陰山山脈自古以來就是農耕區與遊牧區的然分界線。山區本身是農牧交錯地帶。條件較好的山間盆地中有旱作農業,種值春麥、蓧麥、馬鈴薯等作物,產量低而不穩。山區地質礦產資源豐富,大青山的煤礦、白雲鄂博的鐵礦和稀土礦都是品質高、儲量大的著名礦區。

    陰山地區人類活動的曆史非常悠久,是內地漢族與北方遊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場所。山脈間寬穀多為南北交往的通途。例如位於********西北的古途白道,古人以其路口千餘米土色灰白,故名。北魏時曾在南端設立白道城。陰山山區現存名勝有昭君墓、戰國趙長城、高闕雞鹿塞、武當召、美岱召、百靈廟等。古今有許多著名詩句描寫此山。如北朝最具代表性的著名民歌之一“敕勒川,陰山下,似蒼穹,籠蓋四野。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又如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等名句,都如實地描寫了曆史時期陰山的風光和人類活動。

    早在公元5世紀時,境內的陰山岩畫就被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現。他在著名的中作了詳細的記述。這些記載是世界上對陰山岩畫最早的記錄。然而在其後的若幹世紀裏,再沒有人去問津。直到上世紀年代未,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才現了幾幅岩畫。對岩畫的全麵考察是從976年開始的。此後,每年都有許多專家、學者和遊人來考察和參觀,先後共現岩畫一萬多幅,其中做過拍照和臨摹的岩畫有近千幅。

    陰山岩畫是迄今為止中國已現的岩畫中分布最為廣泛,內容最為多樣,藝術最為精湛的岩畫,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現的岩畫,同時也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岩畫之一,是中國最大的岩畫寶庫。現存陰山岩畫的絕大部分分布在巴市地區,最大的麵積達4平方米,真實地記錄了在此生活的古代北方匈奴、敕勒、柔然、鮮卑、蒙古等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曆史。五虎圖是陰山岩畫的代表作。

    陰山古刹在********市北公裏,是遼闊的蒙古草原上眾多喇嘛廟宇中的一座。四周有茫茫無際的古原大地,殿宇雄偉的姿態映襯在藍和綠草之間,就像繡在綠色緞麵上的精美圖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