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動的導遊旗

九 童心到底有沒有錯(2/4)

    “泡上個幾分鍾看看,太久了水涼會激著的。”

    這個時候,悅陽跑了過來,拍了拍陸川的後背:“陸川叔叔,你的傷好點沒有?給你吃!”

    陸川一轉身,看到悅陽伸出手正給他遞來一塊巧克力。於是便一把摟住悅陽:“喲,謝謝悅陽,真可愛,還記得叔叔的傷哪!悅陽可真是個好孩子。謝謝你的巧克力啊!叔叔身體棒著呢,那點傷沒事的,悅陽不許在想這件事了好麽?”

    “叔叔,對不起,都是因為我才讓你受傷的,剛才爸爸都批評我了,是我不對,我不該自己亂跑!”

    陸川看著悅著著眼睛都有點濕乎乎的,好像馬上就要掉金豆豆了。陸川不停地摸著悅陽的頭安慰著他,告訴他不要再自責了。不一會,悅陽在陸川又又逗之下,就破泣為笑,跳著腳跑到河邊跟別的朋友一起卻抓魚玩兒了。

    白麗麗一邊泡著腳,一邊看著陸川逗悅陽,她問陸川:“唉,你好像很喜歡孩兒,咱們團裏的孩也喜歡跟你玩!”

    陸川真地笑了笑:“是啊,我是真喜歡孩兒,孩真無邪,好就是好,壞就是壞,不會動心眼,跟孩子在一起,我覺得挺開心的,你喜歡孩兒麽?”

    白麗麗:“我不討厭孩兒,可就是不會像你這樣逗孩開心。有時遇上淘氣的孩我也沒耐心哄他們。”

    “其實啊,孩很好哄的,你隻要別把他們當孩看,把他們當朋友,跟他們玩他們喜歡的,聊他們感興趣的,用他們的語言去交流就很容易被他們信任的。隻要他們信任了你,就會很聽你的話!”

    “嗬,你還真有一套,是不是哄過孩子啊?”

    “沒有,隻是我喜歡孩兒,所以就覺得能理解他們的想法。”

    “那明,你也有一顆童心,是不是?”白麗麗似乎看透了陸川這一點似的。

    “那沒錯,人都有童心,隻不過,人越大,就越不願意接受這一點,直到老了才又重新要找回童心。其實人真正的快樂是來自於童心!當你感覺自己像個孩子的時候,才找到那種最真實的快樂。咱們這些成年人,早就不知道童心是什麽了,偶爾片刻的開心,也不知道其實是被封閉的童心瞬間跳動起來產生的輕鬆。”

    白麗麗知道陸川是多麽的喜歡孩子,也知道他對維護自己內心那顆童心是多麽看重。但她覺得,童心故然重要,但麵對社會生存的壓力,特別是麵對導遊這個職業時刻伴隨著的複雜而多變的職場壓力,光有一顆鮮活的童心,是很難生存的,更難談上長久地生存下去。

    白麗麗理解陸川幹導遊這麽多年為什麽一直沒錢,就是因為他不願意與這個行業中以最大限度賺取灰色收入的淺規則為舞,不願意與這個職場中各種並不健康甚至悖離旅遊服務行業主基調的現實為舞。所以,他的內心拒絕與這個環境進行完全的融合,他隻是有保留地接納了一部分他認為是健康、向上的部分,比如做健康的講解,全心全意的服務。而拒絕了很多他認為不健康的東西,比如想盡辦法哄騙客人消費。陸川這麽做其實並沒有錯,相反應該是這個職業健康發展的最基本的標準。但是職場就是職場,它不會以某個人的善意之舉而為之改變。全國上下多少導遊正在按照這個職場的法則去生存著,有多少導遊因為順應了這個環境而得到發展,這就是現實。你要想生存,就必須融入賴以生存的環境中,必須適應這個環境的強弱法則,你可以打破規則,創立新規則,但你必須有能力去承擔隨之而來的一切後果,如果你承擔不了,那就要選擇順應,選擇服從,否則,結果隻能就像垃圾一樣被這個環境拋棄。但可以看得出,陸川不是輕易可以臣服與外界的人,他的性格表麵上是溫和的,可內心卻是一個剛烈倔強的人,也許就是傳中凍死迎風站,餓死不低頭的那一種人。他之所以這麽喜歡孩子,是因為和孩子這間不存在競爭,不存在利益的糾結。他所以在導遊職場中有所拒絕,就是因為有太多他看不慣的事物,就好比那位段姐,如果換作另一個人,也許巴不得主動現身,從而有所依靠。雖然童心代表著善良,但這是個充滿競爭的社會,競爭是不會對善良有絲毫的憐憫,你用好心對他人,難防歹心暗傷己,要在競爭中生存,你即使做不到像狼一樣的狡詐凶狠,也必須像章魚一樣擅於偽裝和埋伏。如果總是把自己看成一隻長不大的羊羔子或者是一隻還在吃奶的猴仔子,那不可避免地要挨餓受氣,即使遇上好心人賞識你的善良,但那也隻不過是可憐你的軟弱無力,即使為你提供幫助和保護,也不過是愛心的施舍和救助。對個人而言,他人的憐憫和幫助對自己的發展強大沒有任何的好處,相反,如果長久下去,或者會助長你依賴於他人的施舍和保護的惰性,或者會把你打造成一個肢體健康但心理殘缺的無能兒。人不能期望身邊總有善良的人保護著自己,更多的時候,必須獨自身處並麵對這個社會的殘酷無情,必須學會與人爭與人鬥,即使為了自我保護,也必須學會這些。善良的人當不了戰士,心軟的人當不了王者。如果你在社會中無視競爭的存在,回避生存的壓力,不掌握與人在鬥爭中合作之法,那最終就是那個被殺死、被吃掉的對象。這就是社會生存的法則。社會目標和任務是不斷發展,個人的任務和目標一是要生存,其次是要發展壯大,這是自然界優勝劣汰的自然發則。但是要生存就有競爭,要發展就有矛盾,僅僅依靠善良的美德解決不了競爭產生的壓力,單依靠他們善良的施舍更不可能解釋根本的矛盾。人更多的時候必須學會狡滑和冷酷的同時,還要學會隱忍與順從,權謀之術不隻是政治家善於操持的武器,對於每一個人而言都有著現實的意義。但靠個人的意誌和能力是絕對不可能產生多麽大的力量來改變自己的人生,單純意義上的精神力量和個人拚搏隻不過是大海中的一葉孤舟,左右不了海浪拍打的方向。更不可糊亂相信那些所謂的成功學中花亂綴虛幻之理,那種東西隻會把人帶到一個不務實,不求真,單純強調精神信念和虛無無物的空間之中,甚至會把人引到一個脫離現實世界,脫離正常人性的歪路之上,對於幫助個人生存和發展毫無現實意義和價值。真正有用的,很簡單,就是你必須將自己完全地融入到身處的社會、組織、團體、環境之中,學會借助環境和集體的力量來實施自己我的發展,你順應大局,大局就會拖你登,你逆行於大局,則大局會砸你入地,這就是現實。哪來那麽多長篇大論可談,不過就是一個大河有水河滿,大河無水河幹的道理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