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讓我強大

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逃亡與信息(2/4)

    這個小隊自然是最倒黴了,然後徹底潰散,軍官也掛了不少。

    然而其他小隊還是完整的。

    就像左右兩個小隊,還有左右兩翼的小隊,他們都很完整。

    仍然在趁機發動進攻,進入有效射程發動輸出。

    如果平均下來,瞬間死傷150人,總數1500人,看起來就是死了10%,按說這種死傷率,封建隊伍中8成的隊伍,都要崩潰。

    實際上,隻有一個小隊全部覆沒,潰散的人也被督戰隊引導到後方修正。

    不能亂跑。

    尤其是絕對不能衝擊完整的其他小隊。

    這種情況下,誰衝擊,那個小隊的軍官和軍法隊必然是要殺人的。

    平時訓練中,也有這種訓練。

    潰散後該如何尋找掩護,如何重整隊伍。

    其他小隊看到他們潰散,在軍官的壓製和平時訓練下,雖然會羨慕他們能逃,但自己不能逃。

    而且對方是代替他們承受了傷害和輸出,他們應該不辜負對方的付出。

    而不是學著對方一起潰逃。

    但是明軍就不是這樣。

    明軍就是一群叫花子營兵。

    大部分將官們隻重視能隨著自己崗位變動而帶走的家丁、親信,對那些屬於朝廷,不能帶走的營兵,根本不重視。

    一到上陣,就是拿叫花子營兵放在前麵,消耗一波敵人,然後看到敵人弱點,就是將領率領家丁衝鋒。

    對麵弱的話,就能解決,比如打蒙|古人。

    但碰上陣列嚴整的女真人,就是找死。

    就像理論那樣,對方打崩了10%的叫花子營兵,就會大規模潰散。

    少數家丁即便衝鋒,也是陷入對方優勢兵力的包圍之中。

    看似每次作戰都是15萬對陣7萬。

    看似有2倍多的優勢,其實是一個個2000多,1000多家丁的將官,每次都單獨對付人家2萬多精銳披甲人。

    然後被對方圍攻到死。

    而表麵看來這些總兵還都帶著2萬,3萬的大量人馬。

    所以每個慘烈的大敗後麵,都是有著絕對劣勢的致命因素。

    如果勢均力敵,勝出一方大概率是慘勝的,不會出現脆敗。

    勝利一方也會有相當的損失。

    這就是封建朝廷以文馭武的弊端:你想克製武將,文官可以玩花樣,問題是大家都不是傻子,你玩我我也玩你。

    你把我隨便調遣到外地作戰,那我得帶著親信,沒有親信,我怎麽指揮一隻陌生軍隊?

    這又不是現代隊伍,大家訓練有著高度統一的模板。

    換一個軍事主官,能夠很快就適應和熟練地發出軍令,讓隊伍聽從自己的指揮,完成各種戰術和戰略任務。

    而封建隊伍完全不一樣。

    缺少訓練,士兵不熟悉軍官,就不會聽他的命令。

    所以他必須有親信,有家丁,來做為軍法官,來驅趕下層士兵聽令。

    不然的話,朝廷就會和大宋一樣,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而聞人升現在這種方式就好受很多,好處就是少數崩潰的隊伍,不會影響到全局。

    而且可以迅速整隊,迅速將崩潰的士兵恢複過來。

    然後再次投入作戰。

    這種方式,就能保證一個很高的戰損比才崩潰。

    是的,一開始10%到15%的損失是會崩潰,但後麵的還維持著士氣,收攏敗軍,重新恢複,數小時,或者數日後再次投入戰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