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讓我強大

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上場征戰(2/4)

    過個十幾年就會全部死光。

    光看到殖民者遍布全球,但具體到每個人身上,那就是自然達爾文淘汰。

    一個3000人的殖民地往往堅持不了20年。

    真正能堅持到殖民地發展壯大,大部分共性就是當地土著相對友好。

    環境和原住地高度相似,屬於溫帶氣候,不是濕熱氣候。

    疾病比較少。

    糧食資源豐富。

    有獨特的貿易品產出。

    有這些共同特征,才能發展起來。

    早期人類殖民地很脆弱的。

    根本不存在遊戲中那種放下3000人,20年後就變成了6000。

    大多數殖民地是放下2000人,20年後,就剩下幾十個乞丐流浪漢。

    一是很多殖民地都沒有貿易品,開拓之後,很難自我維持。

    慢慢地就沒船來了。

    這年頭哪有什麽官家船來固定貿易?

    沒有獨特貿易品,人們就會跑,就會走。

    而大員就得天獨厚。

    靠著大明太近了。

    一應生活資源都能方便獲取。

    而且本身還能充當貿易中轉港口,能夠提供很大的價值。

    比如北上島國的船隻,就需要在此修理,補充,同時放下一些貨物,購買鹿皮、蔗糖等寶貴物資。

    這就讓它的發展有了堅固的貿易基礎。

    燒林開荒。

    聞人升實行古老的府兵製。

    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家一戶分配土地。兵農合一,平時耕種土地,農隙訓練,戰時從軍。

    其實也是大明的軍戶製。

    這種體係,注定用不了30年後就會腐爛的。

    因為軍官特別容易出現土地兼並。

    好在聞人升使用的是古老一點的府兵製,可以維持的時間長一些。

    其實這也和滿清的八旗類似。

    其實滿清八旗就是學習的大明的軍戶製。

    隻不過是因為生存壓力,將地位顛倒過來。

    軍戶高高在上,剝削擁有奴隸。

    即便是八旗貧賤者,也能通過壓迫和剝削漢人包衣來獲得利益,維持生存,進而大大緩和了八旗內部的經濟矛盾,從而讓他們顯得團結。

    這才是八旗早期上下一心,很是能打的根本經濟原因。

    這就是經濟矛盾對外轉移的結果。

    八旗統領們不明白這個經濟原理,但不妨礙他們本能地明白,自己族人窮,帶著窮人搶大明,就能讓自己的窮人不造反。

    而大明軍戶就沒有辦法了。

    被壓製,被剝削,最後一點戰鬥力沒有。

    平時沒有操練,一上戰場,隻要看到敵人就要準備逃跑。

    家丁們人數不多,戰鬥一旦不順,軍戶兵就要潰逃。

    而對於聞人升來說,30年之內解決大明、遼東、農民起義這些問題足夠了。

    15萬人有3萬戶,一戶一兵,可以整出3萬兵來。

    為了精銳和減少後勤,提升機動力和作戰力,他將3萬人又精簡了一下,最後精簡到8000人。

    其中6000戰兵,2000輜重兵。

    戰時雇傭流民做挑夫。

    2000輜重兵是專業訓練相關後勤之事。

    做飯、紮營、挖壕溝,都是古代兵書中早就說好的東西。

    其實什麽方法都有,大明失敗的原因不在於不知道方法,而在於明知道,卻不想用,不能用,用不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