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讓我強大

第二千零九十章 叩首九次(2/4)

    盧植可是有著太多年為官經曆。

    這才是他最寶貴的價值所在。

    他直接映射著這個時代的管理體係。

    該如何讓管理者不對管理的米伸手。

    “一年一換,或許好些?”

    “對有心者,即便一天時間也足夠了。”

    “看來還是時時提防為好。”

    “隻有千日做賊的。”

    “師尊說過,有一種密折製度,人人都能向最高進行秘密報告。”

    “那隻會讓人人離心。”盧植想了想還是搖頭道。

    “對了,師尊說過要把人訓練成機器,也就是機關術中的物品,水車之類的,隻知有水來就會動,無水來就不動,不再有人之欲。”

    “這太殘忍了,難怪學士者如此之少。”

    “不怕,有的是人想做這一行。”

    “這倒也是。”

    盧植不得不深深恐懼起來。

    這位太行山人,細思極恐。

    隨後他來到工學堂。

    心情頓時好了許多。

    與剛剛各種發愁的事情相比,這裏就幹淨純潔太多了。

    人人都在研究著各種學識。

    許多似乎是墨家、名家、陰陽家的……

    “小孔成像,該如何用?”

    “可以用來製作影戲,供人娛樂之用。”

    “玩物喪誌。”

    “你錯了,師尊說過隻有讓富人們瘋狂地玩起來,財富才能流通,百姓們中的天才才有糧食培養,指望以富人極少的基數難以誕生太多的天才。”

    “對啊,富人活80歲,70歲,那麽多財富也用不掉,我們要盡量多開發玩樂之術,將他們的財富花掉,這才是對他們好,對我們也好。”

    “沒錯,這才能幫助貧民正當的賺到錢。”

    盧植聽到這裏,大開眼界。

    一個小孔成像,儒家門人向來不屑一顧的小術,背後竟然潛藏著“均貧富,天下大同”的大道。

    一時間,盧植不由為自己曾沉迷於儒家各經而感到羞愧。

    難怪皇上不采納自己的建議。

    那些建議除去少數有用,大多數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讓皇帝變成傻子。

    比如讓皇帝散去私財,皇帝沒錢了,一旦再來叛亂,誰出錢了?

    皇帝不出天下就要沒了,皇帝遲早會出。

    可是大臣們不出,天下沒了,還能繼續當大臣。

    很顯然,大臣們肯定不會出,至少不會多出。

    他盧植是貧寒子弟出身,是後來範陽盧氏的先祖,一生淡泊名利。

    不會在乎錢財,可是別人不會這樣想。

    後代也不會這樣想。

    “應該弄一個統一的度量衡。”

    “秦皇不是弄過了嗎?”

    “他弄過了,漢代皇帝又搞了一套,而且他弄得也不精確,也沒有完全推廣開來,人一死,就完了,真以為天下之大,下個皇帝詔書,老百姓第二天就學會了該怎麽用?”

    “是啊,到現在計量米的多少,還有很多個不同的單位,不同地方,不同時間,甚至不同豪強之間都用不一樣的單位。”

    盧植點點頭,這就是現實和史書的差異。

    史書一筆“秦皇統一度量衡”,然而秦皇統一度量衡的標準,是以他自己某一部分為標準。

    比如一尺之類的。

    沒有哪個開國皇帝願意用前朝皇帝的標準來量自己,所以會以自己為新標準,不同朝代的度量衡才會不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