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讓我強大

第二千零八十九章 約束與呈現(3/4)

    “是的正人君子不能實現,應該靠形成共同的概念,再加上朝堂製度,最後是要讓朝廷大事,廣發邸報,讓全天下人關注和知曉,千夫所指的威力,才能遏製住野心家的野心。”荀彧又說道。

    “可是若有人硬要迎難而上,掌握兵權的人有刀子,他們會用刀子的。”盧植是很明白軍權在手的厲害。

    所以皇帝才喜歡讓文臣領軍打仗,打完了之後就調回來,不會形成盤根錯節的軍頭。

    可是這樣也造成了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古代能打的隊伍,很多是某家軍就知道了。

    “這也是一個問題,總之可以盡量減少幹擾就是了,而且最關鍵的也就是訓練好京城的幾隻衛戍軍,其他地方軍,都是聽詔令行事。”荀彧說道。

    隨後盧植和荀彧仔細講了現在大漢的局麵。

    危若累卵。

    “黃巾雖除,但流民未消,一旦有事,必將卷土重來。”盧植做出了精準的判斷。

    “這就是我師尊說的另外一個法子,去海外拓展土地,將流民,無地,統統運往海外。”荀彧說道。

    “大海之上,危險重重,蠻荒之地,十不存一。哦,是了,是了,你那師尊,看似仁慈,卻是天道啊。”盧植突然說了一句讓荀彧沒有馬上明白過來的話。

    不過荀彧還是很快想到了。

    是啊,一船流民可以運送兩百人,張角作亂也不過是百萬人。

    隻要五千艘船就能一次運走,如果分開運送的話,每天輪流運輸,用不了那麽多船。

    而這些人出到海外,是死是活,都不再是朝廷隱患。

    或者說或許是隱患,但那至少要5代人之後,紮根當地,再反攻回來,這要很長時間才能做到。

    但反攻之時,他們麵對是一個沒有流民,內部穩定的陸地朝廷,又如何匹敵?

    除非是工商業有了大發展。

    他突然間感到一陣心悸。

    看似溫和仁慈的師尊,其實定下策略之時,卻是毫無憐憫。

    出海一事,有人肯定不想去,可是不去就會被餓死,人是抵抗不住饑餓的。

    但是荀彧想了想還是辯解道:

    “師尊每計,都是長遠至極。”

    “而且師尊也教授我們,他們去了海外,又要如何生存,如何平整土地,如何對付疫病,如何整修土地才更加省地力。如何對付野外土人,如何生產出更多的糧食和莊稼。”

    “哦,文若,你且說說。”盧植很是謙虛道。

    完全不以自己大儒的身份為傲。

    “比如,不能隨地方便,集中蓄積肥料,上岸後,以大火燒掉附近植物,以生石灰撒入積水、以烈酒每日給身體消毒,如此三樣措施,就能大大減少死亡。”荀彧仔細道。

    每一種方法,都有非常詳細的論述。

    絕非是故意騙人送死。

    想到這裏,荀彧又鬆了口氣。

    是啊,真想以殺的方式,來解決過多人口,那不需要這樣麻煩。

    “原來如此,看來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盧植毫不猶豫地自嘲道。

    他卻是猜對一部分了。

    想要提前發動大航海,本來就需要無數人命填進去。

    聞人升盡管不是有意那樣做,但客觀結果卻是在航海中消耗掉了太多的人力。

    隨後盧植又問了許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