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讓我強大

第二千零八十三章 孝之爭(2/4)

    他在建安年間被判棄市,妻子一同被誅殺。

    而孔融這話,在聞人升的理念引導下,早早說了幾十年。

    他是在說父母對子女並沒有生育之恩。

    生而不養沒有恩情。

    父母就不能利用生養子女這個原因,而去無限製地命令子女。

    子女也不能因此就無條件地屈從父母。

    孔雀東南飛,就發生在漢代,正是當時越演越烈的愚孝而產生的悲劇。

    孔融這一說法,倒是很有些類似現代觀點。

    很契合聞人升理念的核心。

    那就是父母和子女都是獨立的個體。

    兩者人格平等,互相不能命令。

    父母可以出於教育子女,培育對方而在有道理的基礎上,管教對方,但不能靠著生育之恩,要求對方無限製地服從自己,包括毆打辱罵發泄自身情緒等等。

    孔融很明顯就是在反對愚昧的孝。

    比如“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然而他並沒有解釋這點。

    因此當下士族之人,紛紛大罵孔融不孝。

    “浪得虛名,果然小時了了,大未必然。”

    “孔文舉不當人子,吾輩羞與其為伍也。”

    與此同時,太行山中。

    某學堂之內。

    荀攸找到正在與某個未來大噴子,此時還是個十二歲少年的禰衡談笑風聲的孔融。

    “孔兄,外人誤解於你,你為什麽不發一言解釋,偏偏要任由他們辱罵?”荀攸過來說道。

    他來找孔融,當然是有目的……對方名氣大,將來民擇君的時候,這家夥肯定能派上用場。

    他明白自己的本事,並不在於掌握軍權。

    出謀劃策他可以,但殺伐果斷他做不到。

    既然如此,從名望入手,將來未嚐不能做一任君主,青史留名。

    這可比輔助一個君王強得太多了。

    所以他才來勸說孔融,因為他明白,隻要孔融說出自己真意,就會迎來逆轉。

    雪中送炭,才是高明者所為。

    這時,小小的禰衡卻道:“哼,世人庸碌,除師尊外,唯獨孔文舉可堪入眼,為何又要向庸人解釋?”

    荀攸聞言被震了一跳。

    這誰家的小孩,出口就一通地圖炮……這個詞也是從趙師那裏學到的。

    “說的好,庸俗之人,再解釋他也不聽,聽也聽不明白,隻留待青史懂我。”孔融含笑說道。

    他今年32歲,比禰衡整整大了20歲,卻是一看就入眼了。

    這就是相性。

    大噴子禰衡隻服兩個人,一個是孔融,一個就是後來的楊修。

    現在又多了一個人,就是趙想世。

    “好吧,看來我也是庸碌之人,不過我倒明白文舉兄真正的主張是,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這才是孔聖人所說的話。兒子不應該為了所謂孝道就犧牲自己的性命,那才是大不孝。”荀攸歎道。

    孔融也噴人,但噴曹操是因為對方想要篡漢。

    他的死是內部權力鬥爭,不是噴人引起的。

    所以他聽到這話後,頓時生出知己之感。

    “正是如此,知我者除師尊、禰生外,竟然還有公達也。”孔融起身,竟然向荀攸拜了一拜。

    “不敢當。”荀攸立刻避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