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讓我強大

第二千零六十八章 見張飛(2/4)

    而且日常生活,還要購買鹽這種必要品,還有其他衣服之類。

    萬一有個什麽頭疼腦熱的病,都要花錢。

    所以說20畝地,細算下來,風調雨順,還能維持溫飽。

    一旦有事,就要辛苦度日。

    如果你沒有土地,隻能租地生活。

    租子善者為5成,普遍為六成。

    為啥這樣高?

    因為人口太多,租種的人多。

    這是卷起來的。

    甚至極端者有8到9成者,基本上就是啥也剩不下,好處就是賦稅什麽的,也是主家負擔。

    也就是給人白白打工,自己隻得點糧食糊口。

    可以說是卷到極致。

    當然這是清末民國的景象,三國之時,還沒有卷到這個地方。

    畢竟還有很多山地可以去開墾。

    逃入深山開墾者,比比皆是。

    比如張燕就是靠著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等地太行山脈的諸山穀之中開墾,才開創了黑山軍。

    若是租種土地,想要吃糧食就難了,隻能吃糠咽菜。

    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穿上一件新衣服。

    什麽是耗材?這才是純粹的耗材。

    現實社會的耗材,根本就不能與之相提並論。

    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聞人升整理完自己記憶之後,就帶著鋤頭回家。

    他自然知道幹這些活是沒用的。

    這就是眼界。

    回到家裏之後,看到坐在屋簷下休息的父親。

    長籲短談。

    “這天,何時才能下雨啊?”

    “大丈夫在世,當提三尺劍,何故效小兒狀歎息?”

    這話當然不是聞人升說的,而是小幻在搶答。

    “老三,你,你從哪兒學的這話?”好在趙父也聽不明白這種文言文的說法,或者說半懂不懂。

    他隻當成是少年學習縣城裏的大人物說話,回家賣弄。

    這就和後世孩子學了老師說話,回家學給大人聽一樣,比如什麽老師不讓抽煙之類的。

    趙父今年才50歲不到,就有了4個孩子。

    也是步入老年了。

    “和縣城一位縣尉學的。”聞人升隨口忽悠道。

    “果然,你少貪心,地裏秧苗澆水沒有?家裏糧食不多了,沒事做就歇著,省口糧食。”趙父說道。

    “這個,”聞人升歎口氣道,“如今大旱,靠種地是活不下去,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那怎麽辦?”趙父一臉愁苦。

    “我們隻有盡早逃難才行。”

    “逃難,能逃哪兒去?在家千般好,出門一日難。”趙父搖頭道。

    聞人升認真道:“我們家位於涿郡,隔壁涿縣,有一位張飛張翼德,我聽說他是個豪俠,我們可以投靠他們。”

    是的,聞人升想要投靠張三爺去。

    張飛可是個重視士子的人。

    自己隨便忽悠幾句,混點豬肉吃不成問題……

    雖說他沒什麽名聲,但好歹張三爺早期也不可有什麽士子看得上他。

    隻要能說些大勢就行,張三爺就不差那口豬肉。

    何況張三爺前期還沒有那麽放浪,砍人家老小如殺雞。

    他選擇劉關張的原因當然很簡單。

    三國世界,三分之一的基礎都在劉關張的身上。

    聞人升相信這個世界應該是按照三國演義走的。

    那麽提前投了張三爺,混過前期饑荒,之後就能順利借助三結義,搭上劉備的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