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小縣令

第1222章 朕的確是仁德的(2/2)

    可是,孫子的這句話卻不會有太大問題,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理想,並非不能實現。

    “孫子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理由,莫過於這幾條。”羅不凡自言自語,幫助自己理清思路,“第一,雙方兵力太過於懸殊,假如我方有一萬個士兵,對方隻有一個,那不用戰鬥,對方隻能舉手投降。可是,這對於如今的唐朝和北域來講,顯然不適用,雙方在兵力方麵,並沒有鴻溝般的差距,更何況,北域兵馬的戰鬥能力也不弱!”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第二種情況,敵方統治暴虐,苛政猛於虎,讓百姓不得安生,在暴政的鐵蹄之下,民心背離,會自動脫離敵方,若我軍此時討伐,必然能不戰而勝!”

    “第三種情況,大概是比拚敵對雙方誰更有仁德,仁者無敵,天下百姓多崇敬仁者,如果能令百姓紛紛歸附,那才是真正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第一種情況,涉及到彼此雙方。第二種情況是北域內部自己出問題,而現實是,這兩種情況,都不存在!

    羅不凡思索了片刻,嘴角微微一笑:“第三種情況並非不能存在。如果北域王不夠仁德,那很好,朕不需要很努力,就能令北域的天下民心傾向這裏。若北域王仁德,那朕就做的比他更加仁德,如此一來,對於北域的戰事,必然會很有利。”

    羅不凡征戰這麽多年,深知,戰鬥並不僅僅靠的是軍事實力,也不一定是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征戰的事情,可以玩的更高級一些。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何不在民心方麵多下下功夫?

    尤其是在北域,這一點應該很容易能奏效,因為,北域民風彪悍又淳樸,北域人的性格直爽,一旦得到了他們的信任和擁護,那便是會紛紛倒戈。這一點,從他們誓死效忠北域王就能看出來,北域多剛直漢子,這就猶如三國之中,河北多義士一般。

    羅不凡決定利用好這一點,將自己的名聲打出去,很多時候比拚死拚活的戰鬥更有用。

    “那就先用一些拙劣的手法,宣傳宣傳自己吧!”

    不管是站在前世還是現在,羅不凡都知道,名聲太重要了。

    於是,羅不凡下令:“優待崇北城被俘虜的士兵,不管是軍餉還是飯食,都對他們一視同仁,他們主動投降有功,故此,投降者皆有嘉獎,每人分糧食一斛,酒水一壇。投降士兵,放假十日,可回家探望自己的家人,根據時日返回即可!”

    這消息一傳出去,整個軍營都快炸了:“皇上為何要這麽做,對崇北城的俘虜兵那麽好幹嘛?”

    “還放他們回家探親,他們若是一去不返,那該怎麽辦?”

    於是,褚武雄和李典以及其他諸多副將,都開始給羅不凡諫言,阻止此事。

    羅不凡擺擺手:“朕以仁德治軍,放他們回去,還怕他們不回來嗎?你們派人私下宣傳,就說朕是個仁德的人,天下當歸附!當然,你們也看到了,朕沒有說謊,朕的確是仁德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