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苑

第五十四章 魁星之約(1/2)

    下學後,李雪和阿蘭被這群人推推搡搡的帶去拜魁星了,一路上,焦玉宸給李雪科普:“拜魁星,是先要糊一個紙人(魁星):高二尺許,寬五六寸,藍麵環眼,錦袍皂靴,左手斜捋飄胸紅髯,右手執朱筆,置案上。”<\/P>

    <\/P>

    “原來是這樣。”李雪雙手恭敬的合掌在胸前,她是一個信命的人,對這些鬼神之說,向來是非常的恭敬,一路小小聲的在祈禱:“保佑我以後考運順暢,保佑我的證書可以拿的順利。”看到有人捧著羊頭,李雪繼續碎碎念祈禱著,<\/P>

    <\/P>

    焦玉宸:“祭品隆重不可缺的是羊頭(公羊,留須帶角),煮熟,兩角束紅紙,置盤中,擺魁星像前。其他祭品茶酒等隨便。參加拜魁星的,於燭月交輝中進行,鳴炮焚香禮拜罷,就在香案前圍桌會餐。”<\/P>

    <\/P>

    走完流程過後,由燕吉恩組織開始在席間玩一種“取功名”的遊戲助興,以桂圓、榛子、花生三種果幹,代表狀元、榜眼、探花三鼎甲,以一人手握上述三種果幹各一顆,往桌上投,隨它自行滾動,某種果幹滾到某人跟前停止下來,那麽,某人即狀元、榜眼或探花;如投下的幹果各方向都滾偏,則大家都沒有“功名”,須重新再投,稱“複考”;都投中,稱“三及第”;其中二顆方位不正——比如桂圓,榛子都不中,隻花生到某人跟前,而某人即中“探花”。這樣投一次,飲酒一巡,稱“一科”,而謂“這科出探花”,大家向“探花”敬酒一杯。敬酒的“落第考生”下“一科”繼續“求取功名”,而有了“功名”的不參加。這樣吃吃玩玩,一直玩到大家都有“功名”為止。<\/P>

    <\/P>

    李雪第一次就被投到了狀元,“這運氣在這裏真是好。”其他人慢慢的都投出了功名,能有信心對於考試和讀書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不然很難有人日複一日的堅持下去,很喜歡和這樣的同學們在一起,沒有壓力,他們各自都被投出自己喜歡的名位,今晚都放開了在喝和玩,以前在學堂裏每個人都是文文靜靜、規規矩矩,今日都慢慢的釋放著自己的壓力。<\/P>

    <\/P>

    何歡和焦玉宸兩個人互相拍著彼此的肩膀,說著“苟富貴勿相忘”的話,何歡對著身邊的眯眯眼,感歎著人生不易,阿蘭沒有喝酒,一直在靜靜的觀察著燕吉恩,燕吉恩是沒有醉酒的人,帶著暖暖的眼神看著自己的學生,他們年齡差距並不大,隻是自己小時候一直比較喜歡讀書,慢慢的變成了他們的老師,雖然把很多人送進了官場,剩下的這一批,感情卻越來越深。<\/P>

    <\/P>

    李雪在桌上靜靜的看著他們,班級裏麵的溫暖,慢慢的包圍著她,時不時的有人給自己敬酒,她都悄悄的倒掉,實在是喝不了白酒的辣味,桌上隻剩她和先生還有阿蘭三個清醒的人,“先生,他們每年都是這樣嗎?”<\/P>

    <\/P>

    “是啊,他們身上的包袱也很重,都是些很富裕的家庭,什麽都不讓他們做,隻讀書,壓力真的很大,要是考不上,爹娘丟麵子,他們心裏也過不去。”<\/P>

    <\/P>

    “在我們那邊,科舉也很難考,現在想想頭大,而且爹娘都逼著考,沒有解脫之法。”對於大部分的中國母親,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隻看到了上代人出人頭地必不可少的學曆後,就逼著孩子們開始學習,用打用罵的方式,從小孩子們的人生道路從多維變成了一維,從多條可選的路變成了一條路,等學成歸來後,他們不理解為什麽已經讀完大學了還找不到工作,為什麽讀完大學了還是賺不到錢......“說實話,我很羨慕在這裏的學子們,為官他們的先人們已經有了足夠的準備,等考上以後,自然會路走的很順,很順。”<\/P>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