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王爺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淩傳

四百一十一 朕,準奏(1/5)

    (一夜之間,被追上250多票,現在我的年票榜差距又落後到600票左右了。

    月關求票有沒有誠意,從天天熬夜,一貫保證穩定大量的更新上就可以看出來了;

    月關想不想要月票,從標題上連續冠以求月票的字樣和長章節時分開更新也應該看得出來了,我想不必一定把經歷放在寫篇作品相關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吧,難道諸友是看‘相關’下‘菜碟’?苦笑。已經臨迫月末了,如果還有票,就請您投下來吧。下半段《誌願軍》還沒寫完,我中午加緊碼完再更新。頭一回把相關放在前邊,給您造成不便的話請多包涵。)

    塞外風雲,同樣影響了大明中樞,盡管民間對此一無所覺,但是六部高官都已從絕密級的邸報中得悉了事情經過。

    大明是趕走了北元朝廷得到的天下,燕王朱棣鎮守北京,就是為了對付北元餘孽,他靖難奪國之後,更是把京師也搬來北京,以天子守國門,五次親征漠北,可見對蒙古的重視。可以說,在大明周邊的民族中,對大明最具有威懾力的就是北方草原,那裏的一舉一動,大明豈能不關注於心?

    內閣三位大學士、兵部尚書陸完、吏部尚書楊一清,還有威國公楊淩,都坐在幹清宮西暖閣內,正德皇帝神色肅然。環顧了一眼眾位朝廷重臣,說道:“方才威國公所言,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楊一清拱手道:“臣以為,詔命花當之女為朵顏三衛的女王,此事必須馬上傳旨。朵顏三衛名義上還是大明的落屬,如今對大明依賴更重,再加上朵顏衛的力量在兀良哈部仍是最強大的,任命花當的女兒為女王,既不會招致兀良哈各部的反對,同時有了統一的首領,才能避免他們的煥散。

    至於出動沈陽衛和遼東衛予以適當支援,臣覺得還應慎重。我們固然應該提防伯顏這頭猛虎,但是從花當的表現看,他們同樣野心勃勃。我們本來的目的就是扶植花當牽製伯顏,讓大草原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麵,而不是打死一頭虎,喂壯一群狼。

    前一段時間,朝廷內部多事,對於關外的控製不足,朵顏三衛發展太快了,現在他們有求於大明。如果我們允許沈陽,遼東兩衛有限製的出兵,很難保證朵顏三衛不會趁機拖我們下水,一旦戰火延及。我們不能脫身,又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撐這場戰爭,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還是適當提供些火器、軍械和糧草為宜,不宜直接參戰”。

    正德聽的微微點頭,楊淩也覺得他考慮比自己周全,便道:“臣讚同楊大人的意見”。

    其餘幾位大人論軍事遠不及楊一清和楊淩,見二人意見一致,自然表態附議。正德見狀點頭道:“好。那麽就依眾卿所言。朕即刻下旨,以八百裏快馬送往關外,賜封那個……那個花當之女為女王。兵部另外行文,將予以援助、慎用武力的決定曉諭關外諸衛”。

    “是!”幾位大人齊齊拱手。

    焦芳道:“但有不利,當尋其利處,化不利為有利,花當之死固然與朝廷的塞北政策有所妨礙,不過這個機會倒是有利於我們數十萬墮民的移民安置,這個時機要掌握好。早了不行,因為我們很難把握關外各部的勝敗,墮民雖是賤民,也是大明子民,不能送羊入虎口。

    晚了也不行,如果兀良哈完全站住了腳,就會反對我們的大批移民,前期事務必須做好,一俟局勢明朗,立即移民”。

    楊廷和頜首道:“焦大學士說的是,不過此事光*戶部不行。朝廷大臣多安於現狀、務休息,不欲疲中國以事外蕃,如此大的舉動,方方麵麵阻力不行,皇上應著令兵部、吏部、禮部予以配合,以加強執行力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