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王爺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淩傳

二百八十七 3戰定君臣(上)

明軍一切準備停當,在談判桌上攤牌的時候,印度總督的大軍也已抵達了滿刺加,艾澤格也是圖窮匕見,躍躍欲試了。 為了艦隊能夠及時趕到,印度艦隊可以說是日夜行軍,盡管驅船動力來自無窮無盡的海風,不需要人力驅動,可是日夜不停的行船,還是累得全軍疲憊不堪。 當大軍趕到時,艾澤格望著壯觀的艦隊,幾乎痛哭流涕。二十艘戰艦,整整二十艘呀!這幾乎已是控製印度洋的葡萄牙海軍全部主力戰艦。 阿爾布克爾克總督大人在冒險,在和他一起賭這一局。這位一生都在冒險的戰神,對他賦予了絕對的信任,也再次表明了對遠東的誌在必得。 這幾乎已是葡萄牙在印度駐軍的全部,一旦失敗,而且使艦隊遭受重大創傷的話,阿爾布克爾克的政治生命將就此結束,甚至因此受到彈劾和審判。 而葡萄牙皇家海軍不隻在遠東一敗塗地,就是在整個印度洋也將因此變得無能為力,這塊權力空白將很快被西班牙人、阿拉伯人和大明的勢力填充進去。 所以中國人的七月十四,傳說中群鬼出沒的日子,這些閩地、粵地百姓口中的番鬼也沒有閑著,調兵遣將,搬運軍火,四十多艘戰艦整裝待發,艾澤格必須為了理想、為了前程、為了克爾克將軍的信任而決死一戰。 明軍已經來襲的消息通過消息快艇報回來時,艾澤格作為戰區指揮官立即命令所有戰艦起航,同明軍在滿刺加外海決一死戰。 他們的戰艦再加上明軍的戰艦,數量龐大的艦隊在滿刺加海峽內是無法展開決戰的,況且明軍如果趁機衝上岸去,搶先佔領陸地,他們將被迫同海上和陸地兩方麵的敵人交戰。 明軍可不是滿刺加的王宮衛隊,到那時奪回失地談何容易,唯有於海上決一死戰,一舉殲滅明軍水師主力,那麽明軍隻能退回陸地,南海、東海都可以成為自己的水上樂園。 為了便於發揮側舷炮的威力,迅速調動協同作戰的各艦炮火,戰艦??然采取各艦橫向相聚一定距離的雁翎狀,四十多艘戰艦排成三行雁翎翅,每行相隔約三海裏,向明軍迎了上去。 排在第一行的戰艦,是倭人、西班牙海盜商人以及雇傭軍,這些雜牌軍的戰力參差不齊,相互配合能力更差,把他們擺在最前邊的含義不言而喻,艾澤格可不是賣水果的。 這支“聯合國軍”艦隊裏有一艘葡萄牙戰艦居中指揮。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