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王爺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淩傳

二百一十一 逃功無敵(1/4)

    數萬韃子拚命地向伯顏可汗的方向集結,他們的人數太多,亡命搏殺下戰鬥意誌也變得異常頑強,明軍不能阻止韃靼軍隊的集結,就趁著他們的陣型被分割開來尚未合攏的機會拚命劈砍,盡量殺傷人命。

    那隊疾馳而來的小隊騎兵也已衝入沸騰的廝殺戰場,“錚”的一聲暴響,韃子手中托天叉被疾馳而過的騎士掌中大刀順勢擊中,一股無可抵禦的沉雄力道將它帶著飛揚出兩丈多遠。

    最新

    第二個騎士到了,刀鋒斜斜前指,借著快馬衝力,把失去兵器的韃子頭顱輕而易舉地削了下來,無頭的屍體猶自挺立了片刻,才狂噴出一腔熱血,軟癱在地上。

    勒馬作戰的韃子自知是無法和借著馬力衝躍過來的明軍士兵較力的,情急之下有幾名韃子將手中的槍戟當作投槍擲出,站得遠些的韃子飛快地張弓搭箭,連射數箭將明軍的衝勢稍稍阻截了一下。

    隻是他們陣腳尚未立定,後續的騎兵又陸續衝了過來,領頭的一名麵目清秀的將領,正是荊佛兒,它奉命守在飛狐渡,以防有人尾隨朵顏三衛之後衝關,見長城上烽煙傳遞,他與飛狐渡守軍立即全麵戒備,以防外敵侵入,但是後來又見白登山上烽煙燃起才覺的不妙。

    白登山上雖備了烽煙,不過本來是沒有機會用到的,純熟多餘的設置。伯顏的兵馬戰力再強,也不可能在這麽短時間內衝過長城關隘闖進來,如果是彌勒教聚眾作亂,圍攻白登山。憑山上的五千人馬和大同城內地七千伏兵,足以滅上他們十次。

    那麽白登山上烽煙燃起算是怎麽一回事?荊佛兒頭一個反應便是朵顏三衛有詐。他們領兵上山結盟是假,弑君刺駕是真,除了朵顏三衛的五千精兵,誰能這麽快對固守山峰地明軍造成威脅?是以荊佛兒根本不加考慮。立即領了他的一千多個兄弟狂奔回來救駕。

    到了山下瞧見這麽大陣仗,荊佛兒也嚇了一跳,這是從哪兒冒出來這麽多韃子兵?不過此時也顧不及問那麽多了,既然雙方正在廝殺,老實不客氣地殺人才是正經。

    荊佛兒掌中一柄沉重的厚背大砍刀,以刀作刺,大刀從一名帶了護身鐵鎧的韃子將領胸中擦過,火星暴起,護身鎧甲裂了一個嚇人的大口,頓時肉綻血湧。

    這一刀還不致命。但那韃子將領被刺地從馬上跌了下去,在地上連打幾個滾兒,還不等他爬起。隆隆巨響的馬蹄已從他身上踩踏而過。

    嚎叫和掙紮隻持續了片刻,碗口大的馬蹄再踩在背上時。他已不做絲毫反應。一柄柄大刀瘋狂地揮劈著,無情地撕裂骨肉,便如砍瓜切菜一般,每道寒光落下,便是鮮血飛濺。

    大混戰開始了,白登山下的平原上處處是認,弓箭、投槍等遠程攻擊武器全部失去了作用,所有的認隻能抄起刀槍劍戟尋找著對手肉搏,人頭滾地,斷肢橫飛。驚心的慘叫,動魄的蹄聲,儼然是人間地獄、修羅殺場。

    直至此刻,楊淩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他匆匆搶到正德麵前,翻身拜倒,喜悅地道:“恭喜皇上,皇上運籌帷幄、指揮若定,伯顏偷雞不成,這回要大大蝕本了”。

    正德一張俊俏的白臉也被熏得鬼畫符一般,兩隻眼睛紅通通的,但是臉上地神情卻甚是開心,他連忙上前扶起楊淩,喜悅不禁地道:“楊愛卿塊塊請起,山下是哪兩路援兵?他們來得如此及時,朕必重重有賞!”

    張永和苗逵見機不可失,連忙也上前大肆吹捧一番,花當等人方才見山頭險被攻破,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已知道是中了楊淩的緩兵之計,被他帶哄帶誘的盡出精兵助他守山,等著大軍包圍伯顏,實際上根本是大明皇帝中了人家地奇襲才對,隻不過他吉人天相,如今化險為夷罷了。

    形勢比人強,現在正德是大贏家,誰會說出來自討沒趣?

    彼此心照不宣,反正這一注是押對了,花當帶著眾首領也連忙上前向天可汗恭維一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