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王爺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淩傳

一百三十九 長幹行(1/5)

    蘇杭的事已告一段落。

    袁雄被抓,關稅司被連根拔除,五千稅吏頃刻間變成殺官造反的暴徒,被關進大獄

    莫清河被殺,杭州莫府,蘇州李貴,金陵杜清江,一條線上三大毫門被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的內廠番子門抄了個幹幹淨淨。

    誰也沒料到楊淩剛剛接手稅監司,在毫無根基的情勢下竟敢有這樣的大手筆

    這樣的雷霆手段。

    李大祥聞訊嚇的立即閉門不出,對外聲稱身患重病,而他本是蘇杭一帶最大的李記布莊老板,是這一帶布,紗,綢緞生意的大買家,平時雖然壓價收購,

    不過百姓也養成有產必銷的習慣如今他這一偃旗息鼓,習慣了將布匹出售給李記綢緞坊的百姓一時還有些不習慣了。紡紗織布

    的百姓等了兩天,原本四處開設的李記綢緞坊任是閉門歇業,她們隻好讓自己男人挑著

    擔子琢家到織戶和綢緞坊上門推銷

    楊淩聽說了李大祥的事,倒真有些哭笑不得。現在派人去叫他來見自己?問題是這位李公公確實屁股不幹淨,恐怕這信一送到,這位李公公不是卷鋪蓋跑路就是上吊自殺了,他敢來杭州嗎

    要不……自己主動去見他?有袁雄,畢春,莫清河前車之鑒,估計後果也是一樣可是

    現在關稅監還沒上任如果李大祥也摞了挑子,江南局勢豈不危矣

    楊淩正發愁的工夫,張天師洗禮前來探望並致謝辭行楊淩瞧見他來,

    頓時有了主意,便將自己心意對他說了,請天師回程路上先在蘇州稍停,與當地富紳吳濟淵聯訣造訪李公公,表達一下自己對立功受獎者公的善意

    楊淩也說不出太文鄒鄒的話來,大意不外乎是領導對李公公的稅收工作很滿意,特意提出表彰和嘉獎,至於他開設綢緞莊,隻要不過度苛刻百姓,還是有助於江南經濟發展滴。並希望李公公不驕不躁,再接再厲。成為江南道稅收太監們的榜樣和楷模。

    胡鄒亂扯給人信心正是張天師的拿手好戲,一聽就明白這位楊欽差立威立過火,把部屬嚇麻了爪,現在是封官給甜頭的時候了,不禁滿臉好笑的答應下來。

    楊淩把忽悠李公公的話說完了,就輪到張天師忽悠他了。

    聽張天師的口氣,楊淩的麵相出奇的好,高官厚祿,一生吉祥,那些好話和算命先生如出一轍。雖然說出自張天師之口,楊淩壓根沒往心裏去。

    張天師不敢說破他奪舍續命的秘密,瞧他陪笑應承,神色間卻不以為然的模樣,躊躇一下,終是又點了幾句道:“大人或不願為亦或不想為,但你命中注定兵戈不斷,而橫死之人的壽祿福祿便會轉移到你身上為你添福聚壽,這叫命硬奪福。人之命運,最是奇妙。不可全信亦不可不信啊。“

    楊淩聽的一愣:“這是什麽意思?怎麽聽這些話那麽象‘踩在別人肩膀往上爬’,‘用別人地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那些形容奸臣的詞?奪命奪壽?”

    楊淩想到這兒忽然心中一動:“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已經或多或少對自己周圍人的命運做出了改變。如果自己沒來,幼娘會不會碰棺死掉?雞鳴驛前的百姓會不會死掉?李譯,戴謙那些人還能不能活?馬驛丞,鮑參將,王景隆,莫清河這些人呢?王瓊,洪鍾還會步會降職罷官?畢春,袁雄還會不會鎯鐺入獄?”

    有些人因為自己生,因為自己死,有些因為自己發達,因為自己落難,難道自己真的命硬奪福?細詳細想象,從一來到這個世界上,盡管並非他地本意,可是總是圍繞著他風波不斷。每次有人倒黴甚至死掉,自己的官運和好處就會多一些,這就是命硬奪福?”

    楊淩聽了驚疑不定,不禁心虛地看了張天師一眼,生怕這人真的神通廣大,被他看出自己來龍去脈。

    張符寶兒坐在一旁,顯得斯斯文文的一聲不響,可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那一句兵戈相隨的話落在她的耳中,忽想起‘兵戈起時春影動’,她的臉頓時生起一片紅暈。

    張符寶兒今日本來借口身子不舒服不想來了,可是楊淩是為了她才受的傷,她不來道謝那象話嗎?張天師年紀雖然小,可是身為天師在龍虎山上待人接物最重禮節,雖然一向寵愛妹子,還是把她硬扯來了。

    張符寶現在真的是有點怕見楊淩,恨不得躲他越遠越好,她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偷偷的瞟了楊淩一眼:“這個人……官又大,人又俊,說話也不討人嫌,要是做人家相公,倒也不算虧待了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