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王爺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淩傳

第六十二章 3公1老(1/4)

    弘治見了謝遷欣然道:“愛卿來得正好,朕正要著人去東宮找你”。  謝遷看到劉健兩位大學士都在,不禁愕然道:“陛下,可是發生了甚麽大事麽?”

    劉健在一旁將北元小王子伯顏可汗剛剛退卻、火篩又來劫掠、迂回穿插直入腹地的消息對他說了一遍,又將幾人的不同意見講了,謝遷聽了頓時大搖其頭,向弘治皇帝道:“陛下,兵者,天下之凶器也;勇者,天下之凶德也。此兩者俱非君子之器!

    蒙人野蠻,以殺戮為耕作。我天朝上國,若亦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師之所處,未免戰亂頻仍,生靈塗炭,田園荒蕪,荊棘生焉,如此豈不有違仁道?

    想我大明,乃文明禮義之邦,既不需掠奪他人財物,更無需奴役蠻夷野人,何必出兵遠征呢?如今天下安定,政治清明,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最怕的就是天災人禍,依臣之見,著九邊守將嚴加戒備,阻蠻夷於國門之外便是了。

    既然火篩循小路奇襲延慶,可見我邊陲防線尚有漏洞,臣以為可將延慶長城八達嶺一段加固加長,修築邊城,屯兵把守,則大事定矣。”

    弘治皇帝聽了他的說辭微感不悅,兵者天下凶器?沒有這凶器,大明從何而來?勇者天下凶德?可歷代開國之帝乃至太祖、成祖誰不以武功平天下?難道要等前元皇帝禪位不成?

    可是謝遷所言皆是聖人遺語,縱然弘治身為帝王,也不能予以反駁,在天下讀書人眼中聖人的道德文章那可是永不可觸逆的金科玉律。他悶悶不樂地道:“罷了,朕已宣兵部尚書劉大夏進宮,且看他有何意見,再定行止便是”。

    稍候,禦書房外一個聲如洪鍾的蒼老聲音道:“臣,兵部尚書劉大夏,奉詔晉見!”

    弘治聞言急宣。這劉大夏,已是七十歲的老頭兒,須發皆白,不過精神矍爍,身材魁梧,言語舉止間神情彪悍,頗有武者威風。弘治朝有兩位老黃忠似的上將軍,一位是劉大夏,一位是王越,都是老而彌薑。

    王越官位、武功猶在劉大夏之上,昔年曾為兵部尚書,後來總製三邊,七十歲時親自率兵遠征,馳至賀蘭山下,襲破小王子十裏兵營,獲駝馬牛羊器仗,各以千計,打得小王子望風而逃,論功晉少保銜。總製三邊、兵權在握的大將軍,終大明一朝,也隻有他一人。

    可惜當時正是正是鼓吹長生不老、成仙成道的大奸宦李廣掌權,王越深知為將在外、遠征韃靼數千裏,最怕的就是有自已人在後邊扯後腿,一個糧草不繼、後勤中斷,就是孤立無援的局麵。

    為了得到李廣的支持,不致征途上飽受肘掖,王越派人交通買好李廣,還把戰功也分他一份,李廣得了好處,又有戰功可拿,這才盡心竭力向皇帝建議傾朝廷所能全力支持。

    可是李廣病死,從家中搜出金銀財寶無數,被定為巨奸大惡後,不但李廣一黨盡皆倒台,與他關係密切的王嶽也飽受禦使言官們參劾,被指斥為奸黨一流。

    在那些書生們眼中,既然奸宦當道,那便該獨善其身,也不可違背聖人古訓,交好奉迎,哪怕是虛於委蛇為謀有為,也是斷斷不可的。何況如今任你口燦蓮花,誰知道你當初怎麽想的?你不是口口聲聲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嗎?那你就下地獄吧。

    老王嶽率軍馳騁千裏、勢如破竹,以七十高齡殺得蒙古鐵騎丟盔卸甲,結果沒有黃沙埋骨,最後卻被督察院的言官們你一本、我一本給活活罵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