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王爺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淩傳

第二十八章 代理驛丞(1/3)

    此時城中大軍雲集,小小的雞鳴驛已滿城兵丁。大明軍隊有軍屬衛所和兵屬營兩種編製,邊軍是兵屬營,何參將下轄五位都司官,每位都司統領一千一百二十人,此時城中的總兵力達到五千六百人,無論是人力還是士氣都在韃靼軍之上。  方才若能趁韃靼軍驚慌失措、全無準備時以尖兵直插中樞,亂其陣腳,再以大軍兩翼夾擊,至少也能折損他們一半人馬,可惜卻錯失了良機,實是令人扼腕。

    王主簿住在縣衙附近,本來抬了閔縣令會同鄉裏士紳正要組織百姓逃跑,卻見大軍從北城衝了進來,原定策略自然不必再施行,他先將閔大人送回縣衙,正急匆匆往回趕,就迎上了楊淩和王班頭。

    楊淩和王班頭是騎馬趕來的,楊淩不懂騎馬,為了抓緊時間,也硬著頭皮上了戰馬,馬雖非急奔,也顛簸得他兩條大腿酸疼,腰都象是快要折斷了。

    一見到王主簿,楊淩匆匆向他告知暫去代理驛丞一事,又虛心請教了一番,討得了要領,便立即趕赴驛丞署。

    驛丞署是磚木結構的五進連環院,建築群十分龐大,最外一進是驛館,第二進是驛倉,驛學、杠房在更裏邊,至於驛丞辦公和寢居之處則在最後一進院落中。

    得了王班頭傳達的軍令,驛丞署便臨時劃歸了趕鴨子上架的楊淩掌管。雞鳴驛太小,沒有專門的司庫官,因此是由驛丞兼代司庫職務,馬驛丞手下有六名小吏,四名負責驛丞事務,兩名管理庫房。

    方才城上作戰,守軍死傷慘重,六名上城助防的小吏現在隻剩四個活的,其中一個還負了重傷,楊淩能招至麵前使喚的便隻剩下三人,三個人都是一臉的煙熏火燎,都還沒來得及去洗呢,雖不象楊淩一般跟個灶王爺似的,可也夠瞧了。

    楊淩吩咐他們收拾幾間最好的房子準備讓三位大人入住,又要他們清理倉房,分別盛載糧草器具,對接收的糧草給養當場清點無誤、登記造冊,組織驛使們分發各營。

    一切吩咐完畢,四下看看,想起這裏就是平時馬驛丞辦公的地方,不禁感慨良多。說起來兩人還真的很有緣份。他隻比自已早一天到了雞鳴驛,而自已是因為他家的官司才結識了縣太爺,尋到一個謀生的職位。

    然而馬驛丞上任不過一個多月,就慘死在這裏,自已這個隨時做好死亡準備的人卻還活著,世事還真是難以預料。楊淩暗想:是不是該去看看馬昂兄妹,他們現在應該知道馬大人的死訊了,自已應該去看望他們一下才是。

    可是現在軍方輜重營的車馬正源源不斷到來,與官員接洽、接收糧草入庫、計算各軍的給養所需,安排各營的軍需供應,他和幾名小吏忙得不可開交,這時根本沒有時間去吊唁。

    再說馬驛丞剛死,他就取而代之成了驛丞,如果在馬家兄妹麵前,一群驛使、小吏們時時跑來請示個不停,恐怕馬昂兄妹心裏會更加難受,所以想了想隻好作罷。

    那些米糧進進出出實在夠繁瑣,楊淩就想不通不過十餘日的軍糧,擱在軍營裏有什麽關係呢,如此頻繁調動,勞民傷財,起撥調運又費時費力,就算是為了把軍隊的給養命脈把持在文官手中,可這也未免太過猶不及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