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陳家

正文 四五九章戰三江之十四(1/3)

    四五九章戰三江之十四

    盡管陳靖亞的講話悲壯而震撼,足以讓每一個剛遭受挫折的人重新燃燒起戰鬥的熱情,可是對於陳靖亞的公開承諾,汲義方還是抱著一種懷疑的態度。

    散會後,汲義方帶著滿臉的疑惑找到陳靖亞問道:

    “我懷德抗日軍民共七百四十餘名,突圍而出到達青峰山的隻有一百七七人,要擴編成獨立團,那兵員從哪裏來,槍支彈藥武器裝備從哪裏弄?”

    還未等陳靖亞回答,正在和陳靖亞一起聽李少鐸匯報情況的蔡平笑道:

    “汲團長多慮了,現在咱北滿屯墾區就是不缺人。事變爆發以後,日本關東軍隨即在南滿鐵路沿線展開了瘋狂的掃蕩,好多民眾不堪日本人的殘暴統治,不是撇家舍業出關躲避,就是往北滿屯墾區遷移。自事變爆發至今,在短短半年時間裏,就有十餘萬百姓遷到北滿。有這麽多抗日民眾為基礎,別說將你部擴編成一個團,就算擴編成一個旅也綽綽有餘啊!”

    汲義方問:

    “那我們裝備的槍支彈藥呢?”

    陳靖亞笑著走到汲義方跟前,對其說道:

    “在龍江和太平溝我們有兩座,專門為東北抗日武裝生產武器彈藥的兵工廠。目前這兩個廠正在以每天裝備一個步兵連的速度,為前線生產抗戰所需的槍械和彈藥。”

    “我帶你去見個人!”

    陳靖亞邊說,邊將汲義方帶到了劉匯川麵前,介紹道:

    “這位是從蘇聯來的政治教官劉匯川同誌,他會幫你把懷德突圍出來的這一百七十七名弟兄,變成獨立團的鋼筋鐵骨。”

    汲義方一愣,問陳靖亞:

    “你們這裏為啥有蘇聯教官?”

    陳靖亞解釋道:

    “劉匯川教官是參加過蘇聯十月革命的中國人,此番帶領十幾名戰鬥經驗豐富的優秀作戰指揮員歸國,就是為抵抗日本侵略者而來。”

    汲義方眉頭一皺說道:

    “南京中央政府不是說先剿共再抗戰嗎?我們與蘇聯人關係如此密切,北平那邊允許嗎?”

    陳靖亞將眉毛一立,說道:

    “南京中央不讓我們與日本人發生衝突,難道我們就隻能束手待斃嗎?我們北滿抗戰南京和北平沒給一槍一彈,一粒糧草,一份軍餉,而我們自造槍支彈藥,需要蘇聯給我們提供槍管、撞針、無煙子彈藥、炸藥、黃銅、鉛等各種所需物資,沒有這些,我們拿什麽跟日偽軍去戰鬥?”

    汲義方出身奉天講武堂,可以說是張學良的子弟兵,聽陳靖亞這樣一說,不免嘟囔道:

    “盡管老蔣整天嚷著攘外必先安內,但副總司令並沒有完全放棄抵抗,暗地裏還是支持我們的。”

    汲義方聲音不大,劉匯川還是聽了個真切,笑著說道:

    “汲團長是誤會了!第一,我雖然是從蘇聯過來的,但我是中國人,在中華民族遭受列強蹂躪踐踏之際,我有責任和義務奔赴抗日最前線,為中國華民族的獨立完整而戰鬥。其二,蘇聯作為我們的鄰邦,有責任有義務在我們遭受侵略時給予一定的支援,盡管這些支援不是免費的,需要我們用物資糧食去償還,可總比赤手空拳跟鬼子鬥強吧!其三,老蔣不讓抵抗,小張不敢明著跟中央頂,隻能背地後偷著給我們一些錢和物資,甚至連個正規的番號都不敢給。我們再不從蘇聯人哪裏弄點東西,那我們怎麽該怎樣堅持下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