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陳家

正文 四五七章戰三江之十二(1/3)

    林佩臣拽著失魂落魄的趙國峰,在盧貴山的掩護下,退到宿營地後,向濟靜和汲義方報告了八家子的情況。

    汲義方聞聽此言大驚失色,說道:

    “前有重兵攔截,後有追兵,此地又無險可守,我們恐怕要喪命於此了。”

    濟靜曆經百戰,經驗豐富說道:

    “不急,目前我們首要做的事是先拖住後麵的追兵,再想辦法從王永清部的側翼滑過去。”

    白毓春說道:

    “這票鬼子一路追來,我們們也打了一路,恐怕是被我們打怕了,所以不敢攆的太緊。現在又是晚上,他們更不敢夜間行動,可是到了白天那就不敢說了。”

    濟靜想了想說道:

    “那我們就先動,派出幾隊小股人馬去襲擾他們,讓他們整夜不得消停,看看他們明天哪有精神來打咱們。”

    白毓春說道:

    “那後麵的事交給我,我帶我的去,保證讓他們整夜像狗一樣支著耳朵不敢睡。”

    通過此戰汲義方知道白毓春所部的戰鬥力,絕對比自己的隊伍強得多,便點點頭說道:

    “有你們在我們就不擔心後麵了,可是經趙國峰他們這麽一鬧,王永清也一定知道我們來了,如果他們有防備連夜部署,我們怎麽才能繞過他們滑過去呢?”

    汲義方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王永清雖然匪性不改,但他卻是黑龍江軍中一員赫赫有名的悍將。

    率騎兵千餘晝夜疾馳一百二十餘裏,直搗郭鬆齡司令部,並於新民縣擒住郭鬆齡夫婦的就是此人。在得知張學良欲為郭鬆齡報仇,試圖收編他的部隊後,借張學良到自己部隊視察,布置槍手射殺張學良貼身護衛薑化南的也是此人。有這隻老虎攔路,他們這支疲憊之旅恐怕凶多吉少。

    濟靜掐著頭皮想了半天,說道:

    “此前為匪時,我與這個王永清並非沒有交集。我去見見他,將他拖住,你們連夜轉移,速度要快,行動要隱蔽。”

    汲義方聞聽此言,急忙說道:

    “你是這支隊伍的主心骨,你如果有什麽閃失,這支隊伍誰來帶?這樣我們動作快點,趁他們還未部署完畢,首先發起攻擊一鼓作氣衝過去!”

    濟靜搖搖頭說道:

    “這邊一響槍,後麵的鬼子騎兵必然會拋開白毓春他們的襲擾,不顧一切的兜上來,到那時萬一我們攻擊受挫,必定陷入日偽軍的包圍。何況這個王永清不是日本人,他對我們的戰法非常熟悉。即便我們能趁夜突出去,若被此人咬住,我們很難跳脫。再說隊伍經過數戰長途跋涉至此,彈藥不足不說,人員也是疲憊不堪,若強行突圍勢必陷於苦戰。”

    濟靜說的一點都沒錯,當時濟靜與王永清、徐子鶴、李青山所部,被稱為縱橫嫩江兩岸的四大綹子。他們各有各的地盤,不但很少發生衝突,還經常聯手破解官軍的圍剿。王永清部區域是鬆遼平原西部,徐子鶴則在龍南地區,李青山部的活動範圍隻要集中在洮南一帶,一隻雞濟靜綹子則以通北山林為中心。徐子鶴、李青山先後被吳俊升招撫,王永清則被穆春所部收編。濟靜所部之所以剿而不滅,皆因為這四部匪眾中濟靜所部紀律最好,也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支持。

    那年嫩江泛濫,一下子淹了十個縣,災民遍野,餓殍遍地。有些倉裏有糧的大地主趁機封倉屯糧,試圖趁機抬高糧價,刮地皮。

    濟靜得此消息後,率部出山,橫掃嫩江九縣。每到一處必兵臨大堡,一不打糧。二不燒殺,隻要大堡裏的地主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他便撤兵。地主們聯名上告,狀子遞到萬福麟處,萬福麟命徐子鶴剿滅濟靜部,徐子鶴佩服濟靜的做法,隻是帶兵應付了一下並未真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