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陳家

正文 四五五章戰三江之十(1/3)

    四五五章戰三江之十

    汲義方等人出城後,趙海樓命人重新封死了城門。

    他不想走!他認為自己有必要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來喚醒滯留在關外諸多官員的良知。他要讓世人知道在東三省內不光有馬占山、謝柯等鐵血抗戰的武將,也有誓與城共存亡的文官。

    中心大街的槍聲漸漸稀疏,身體多處受傷的朗英山手裏拎著砍卷了刃的大刀,退到了北城門洞處。

    城外槍聲依然密集,趙海樓不知道城外發生了什麽,但他清楚隻要能有一個人衝出去,日後光複懷德甚至長春就有希望。

    清水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懷德縣城,竟然使得日軍付出了比奪取沈陽還要大的傷亡。他要看看自己的對手到底是些什麽人,這些人為什麽比東北軍的精銳獨立第七旅還彪悍。

    因此在朗英山他們的子彈打光後,清水下令停止射擊,用刺刀解決戰鬥。

    朗英山當過兵,不是奉軍而是西北軍。早年在與奉軍的戰鬥中被俘,並被編入奉軍。遭編遣後,將全家由冀中遷到懷德縣城。

    西北軍不比奉軍能用槍解決的不用刀,西北軍窮,能用刀的時候絕不用槍,因此西北軍的大刀隊聲名遠揚。十七歲入西北軍的朗英山刀術不錯,被汲義方任命為民團總教頭。

    一場白刃戰下來,日軍長長的槍刺占盡了便宜,朗英山所率的幾十個民團隊員沒有經過幾個回合,就有七八名隊員倒在了鬼子的刺刀之下。

    當朗英山退到北門洞時,趙海樓業已封閉了城門,城外的槍聲也停止了。

    清水在馬春田和吳慶霖的引導下,來到城門洞前,此時鬼子的重機槍已經架好,隻要清水的手指微微一動,聚集在城門洞裏的幾個筋疲力盡傷痕累累的勇士,頃刻間便會倒在血泊中。

    吳慶霖指著依靠在沙包上的趙海樓說道:

    “這個就是煽動懷德縣鄉民與大日本對抗的趙海樓。”

    趙海樓見是吳慶霖,破口大罵。

    吳慶霖氣急敗壞的對清水說道:

    “殺了這些鐵杆反日分子,掛在城門上爆屍十日,以警告那些對新政府心懷不軌分子。”

    清水擺了擺手,製止了吳慶霖的咆哮,問趙海樓:

    “趙先生是軍人?”

    趙海樓答道:

    “不,我是文官。”

    清水問道:

    “趙縣長在哪裏讀過書?”

    趙海樓答道:

    “北平中國大學。”

    清水點點頭,說道:

    “中國有句老話,十年寒窗苦。先生讀書讀到這個程度難道不痛惜自己嗎?”

    趙海樓答:

    “正因為我讀書,我才知道什麽是侵略,什麽是保衛;什麽是外寇,什麽是主人。同時,也知道怎樣去做人。”

    清水眉頭一皺,又問道:

    “你可有父母妻室?”

    趙海樓答:

    “有!”

    清水問:

    “人皆父母所生,難道你不思念他們?”

    趙海樓微笑。答道:

    “我思念他們,正因為我思念他們才不想讓他們當亡國奴,同樣,我也思念中華大地上的更多的父母,更不能讓他們遭受外敵的奴役。”

    清水見趙海樓意誌堅決,轉而對朗英山他們說道:

    “再給你們一次機會,向大日本皇軍磕頭謝罪,我可以寬恕你們此前所作的一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