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女人的“小護士”

正文 第三章:保護私處的“天使”

衛生用品,使用得當可以保護女性,甚至避免炎症來襲,但沒選好或是太相信廣告功效,就可能由此為炎症打開一條便捷通道。那要怎麽預防陰道炎呢? 夏天婦科炎症的發病率比冬天至少增加了40%以上。女性的炎症症狀大同小異:無非白帶異常、出現異味、陰部瘙癢、私處紅腫等,患者年齡大多集中在兩個階段:一是20~30歲的年輕女性,其中以新婚女性居多;二是40歲左右、還未到更年期的中年女性。年輕女性因為性行為較為活躍,所以感染炎症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中年女性則可能由於機體防禦機製下降,由此導致病菌、細菌容易乘虛而入。導致婦科炎症的病菌裏,排在第一位的是細菌性感染,其次才是念珠菌感染。 還有不少遊泳愛好者,或與上岸後沒有及時清潔私處,導致細菌潛入體內引發炎症有關。除此以外,更常見的則是不正確使用衛生巾、護墊、棉條的普通人群。 有一些女性沒有固定使用的衛生巾,廣告上播放新出產品,都會衝到超市買來試一試。還有一些“宅女”或者白領MM,太過分相信衛生巾的功效,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不動。也很容易中招。 相關調查顯示:日本女性在月經期間平均每天更換6次衛生巾,而中國女性僅為3次。同為亞洲人種,體質本無太大差異,但日本女性的衛生巾更換頻率卻遠遠高於中國女性。 廣告為突出賣點,經常有吸收性超強、防側漏回滲功能很棒一整天一整夜不用擔心等說辭,常給人造成一種神奇功效的錯覺,現實生活中不少愛偷懶的女性因此以為一片可以墊很久,其實,即使其質量合格,當人體活動時,肛門、尿道和陰道的特殊生理結構也會讓病菌在衛生巾上移動從而引發自身交叉感染。 好的衛生巾必須在保證自身基本不帶細菌的前提下,著重追求兩點:吸收率好和透氣性高,否則就可能因為給私處營造了封閉的不幹燥環境而導致細菌滋生、進入人體。如果是劣質衛生巾,就可能因為材質含有雜質且吸收性差而大幅增加發炎的幾率。女性最好勤換衛生巾,流量多時最好每隔2~3個小時換一次,流量少時也別超過4~5個小時;即使來例假了也要每天清洗外陰,越是經期越要重視清洗。 而在購買衛生巾時,一定要看清有效期,盡量購買有質量保證的產品,一次購買不要太多,更不宜久藏。此外,使用衛生巾前務必洗手,以免將病菌帶到衛生巾上。 衛生棉條近年來在白領女性中開始流行,但對於棉條也一直存在一種異議:認為將其塞入人體內,或會增加體內感染幾率。其實,並沒有證據證明使用棉條會導致炎症感染幾率增加。如果經期月經量多的時候,完全可以在夜晚入睡前選擇棉條 薄薄衛生巾的雙重搭配,而且棉條的好處在於在體內就已吸收大量水分和分泌物,不會帶到體外致使自身汙染、感染。當然,如果還是處子之身,最好別使用棉條,以免戳破處女膜。 如果是月經的前後兩天、排卵期分泌物較多時、旅行、出差等洗浴不便的情況下,衛生護墊可派上用場:它不失為一種方便、實用、清潔的選擇。但衛生護墊不宜經常用,特別是有一些女性認為帶了護墊就萬事大吉,所以天天用,這樣對陰部也有傷害。 女性私處非常需要一個透氣的環境,如果封閉得太嚴實,濕氣聚集,就容易滋生病菌,造成各種健康問題,所以,在白帶正常的情況下,完全不必使用衛生護墊,每日更換內褲即可。 此外,無論是衛生巾、護墊還是棉條,切忌將其長期置於衛生間內,因為此類護理產品多為纖維材料,受潮後材料變質,細菌易侵入繁殖,而都市裏很多衛生間都是終日不見陽光的,比較潮濕,很容易繁衍黴菌,汙染產品。拆包後的產品更應放在幹燥、潔淨的環境裏,受潮後千萬別再使用。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