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子榮華路

第一百九十四章 兩稅法(1/2)

    “這?怕是不妥吧?”溫昌盛抽了抽嘴角,朝廷都無定論之事,叫這些個學子來寫,能寫出什麽名堂來?

    再者此事朝中已經爭議許久,當今與那位還起了不少爭執,朝中派係更是互看不順眼。

    這樣敏感的時刻,讓這些學子以此來寫策論。如此行徑,如若傳了出去,書院隻怕要遭人非議。畢竟他們是院考,而不是院試啊!

    不管他們書院背地裏與朝廷有何瓜葛,但終其目的不過是教導儒學,澤林桃李罷了!

    尤雪展一臉莫名,隨後挑眉問道:“不知有何不妥之處?策論本就是議時政,改革稅法難道不是時政?當今倡導鼓勵讀書人多多諫言,各抒己見。若是有學子能提出好的建議,還有望被采納。正是因為此事還未有定論,這才應該拿出來探討啊!”

    剛才他懟尤雪展的話,此刻卻又被尤雪展給扔了回來。溫昌盛頓時一噎,隨後氣哼哼地道:“本就是你出題,你了算!”

    尤雪展撇過頭,沒再搭理沉下臉的溫昌盛。哼!山長不常理書院事務,這溫昌盛雖然職位權柄隻在正副山長之下,但未免管得也太寬了些。

    再這麽下去,這書院就快成了他溫昌盛的一言堂了。他就不願慣著對方,反正他隻是一介布衣,又無所圖,即便得罪了溫昌盛也不怕。

    杜塵瀾微微蹙眉,還好之前在父親書房中借閱過稅法等書籍。然而這道策論題,卻讓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誰知道朝中是個什麽風向?有人支持改革稅法,就會有人支持守舊,不願有所改動。

    當今為何要改革稅法,不正是因為此法對大郡朝來,施行起來有難度嗎?至於怕偷稅漏稅這一法,也隻是對外的法而已。

    兩稅之法,其實比起之前的租庸調製稅法要好得多。不旁的,隻取消了那些雜役雜稅,官員與百姓同等納稅,已經算是改革了。但此稅法施行之後,弊端卻也不少。

    何為兩稅法?不分是否為原籍住民,隻要在當地有資產,那就得納稅,且按戶征收資產和田畝稅。而每年分夏秋兩季征收,得收兩次。

    如此一來,不管是官員或百姓,都要按資產交稅。這般看來,明麵上是一視同仁的,朝廷的稅銀也確實比之前租庸調製多了不少,似乎並無不妥之處。然則並非全然如此,因為其施行的難度不。

    各大州府分上中下等,每個州府貧富有差距,土地富饒與貧瘠自然也難以平衡。例如江南與西晉,便是兩個極端之地。

    此稅法初立之時,並未考慮全麵,導致事後施行時,有了難度。即便後來重新修訂了兩次,卻依然不能完善。

    而這一無法平衡的現象,之後衍生出了一係列的事端。其中土地兼並,在這一稅法之下,愈演愈烈,乃是最大的弊端。

    杜塵瀾凝神思索,其實攤丁入畝,與大郡朝倒是合適。然而他卻不能寫,若是寫了,那他還未入科舉,便得罪了不少朝臣。這可是關係到朝臣們的切身利益,牽扯眾多。

    就如花兒還未長花苞,便會被人連根拔起。如今的他,對於那些個朝臣來,連螻蟻都算不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