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罪檔案

正文 第160章 直麵張達(1/2)

    我一直認為要查清楚一個案子,必然要經曆這樣的過程,假設,求證,推翻或者肯定自己的假設,如果是肯定那案子便結了,如果是推翻那麽就又要從頭開始。

    記得哲學裏就提到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這也是為什麽我總在不斷地反複的原因。隻是這樣的反複確實也存在著問題,特別是在這個沒有任何證據鏈支撐的案子裏,所有的一切都隻能夠是假設、推斷,對與錯都憑著自己的認知與感覺,反複性就更大了。

    而這樣的反複最後就變成了搖擺不定,在錯與對之間徘徊。

    所以梁詩韻此刻的一番話讓我汗顏,她說得沒錯,以前在給他們上課的時候我就提出過“直覺論”,而關於第一直覺往往都是正確的也並非我的臆造,而是反複實驗的結果,在很多理論書籍中也有提過。

    但我在處理現實案件的時候自己卻把它給忘記了。

    梁詩韻見我不說話,她又說道:“你自己就不覺得鄧教授有問題嗎?其實你不是不懷疑鄧教授,而是不願意去懷疑他,甚至不敢懷疑他。”

    梁詩韻這句話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之前莫安和我說過的話,當時我就問他在賀自強案發生後有沒有懷疑過鄧教授,他是這樣對我說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沒有明言自己是不是對鄧教授有懷疑,而是完全的轉身事外。

    在知道我對鄧教授有懷疑的時候他甚至還說站在我的立場是不應該懷疑自己的恩師的,鄧教授是大家心裏的標杆,假如我讓這標杆倒下了那麽我就會成為罪人。

    想到這兒我倒吸了一口涼氣,這何嚐不是莫安給我的一種心理暗示呢?他在暗示我,鄧教授不能懷疑,否則我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他在無形中給我製造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那你有什麽好的建議呢?”

    我望著這個鬼才般的梁詩韻,輕聲問道,我倒想聽聽她是不是真有什麽辦法。

    她輕咳了一聲:“有一點我覺得你的推斷應該不會錯,那就是凶手的嗜殺心理會泛化,在劉夢月的這件事情上,他一定會遷怒於名洋,欲除之而後快。既然是這樣,那麽我們何不如就將計就計呢?”

    將計就計?我不明白這妮子到底是怎麽想的。

    “你想想,如果莫安是那個凶手,那麽他提出的那個‘請君入甕’是不是還有深一層的目的?”梁詩韻詭黠一笑。

    我眯縫著眼睛沒有說話。

    梁詩韻繼續道:“這計策是他提出來的,而你自然也邀請他參與對於名洋的保護,他自然同樣有機會接近於名洋的,同時這計策是針對張醫生的,張醫生肯定也同樣會與於名洋有所接觸,最後於名洋真出事了,按著之前你的思路,那凶手肯定是張醫生,因為這一切都在你們的意料之中……”

    我點點頭,依著莫安提出的那個“請君入甕”的計劃那麽結果自然就是這樣。

    我明白了梁詩韻的意思,莫安這是一石二鳥之計,既能夠按著他原先的計劃殺了於名洋,同時又完美地嫁禍給了張達,而我則是最好的證人。

    我驚出了一身的冷汗,那樣的話我不是把張達給害了?

    “你的將計就計又是怎麽個意思?”我問梁詩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