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學霸

1061章 仿星器!(2/2)

    陳誌忠也是將這件事向楊傑進行了匯報。

    梅溪湖大學方麵通過華興集團公司的關係從鷹醬拉過來了一支在仿星器聚變堆方麵有經驗的技術團隊,不過在是自己完全建造一個仿星器還是從買一個現成的回來進行研發的問題上也是進行了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嚴格意義上來講,國內高校並沒有可控核聚變這門專業,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大牛,大多數等離子體物理方向的教授,或者核工程方麵的工程師。

    國內的情況和普林斯頓不同,對於仿星器的研究基本可以說是一片空白,西南核工業物理研究院方麵得到的一個仿星器是G國一個已經關停的仿星器,技術停留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水平。

    而且這個仿星器螺旋繞組是完全固定的,所產生的螺旋磁場也完全是固定的,所以完全沒有自行調整的能力,因此,由於任何一點設計和安裝的誤差,都可以使磁力線在繞大環一周後不回到一個固定的磁麵上。

    當誤差超過一定值時,磁力線還可能跑到真空壁上去,造成磁麵破裂,使帶電粒子沿著磁力線碰到真空壁上喪失掉。為了避免這種損失,仿星器磁場的設計、加工和安裝所要求的精度很高,比托卡馬克的精度高得多,其中要求磁場的總誤差不超過萬分之一,所以製造難度非常大,也注定這種類型的聚變堆造價非常昂貴,這也是阻礙仿星器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在仿星器方麵玩得最好的是鷹醬、霓虹國和德意誌三個玩家,霓虹國98年起開始服役仿星器保持著當前在役仿星器的幾乎所有主要紀錄,表現出良好而穩定的操作狀態,它接近同樣規模的托卡馬克裝置的運行狀態。

    德意誌將自己玩剩下的那個裝置送給西南核工業物理研究院後自己又建造了優化的仿星器,六年前也是不再實驗了,轉而建造一個更大更好的仿星器,現在還在建造中,預算在十億歐元以上。

    而鷹醬玩這個是最早的,在1993年開始建造第一個全優化的仿星器,其研發的裝置就是螺旋對稱實驗裝置,該裝置在1999年開始運行,隨後在四年前PPPL開始利用和德意誌不同的優化策略,建造國家級緊湊仿星器實驗裝置。

    但是該項目在組裝方麵要求達到毫米級的精度,這使得項目經費不斷攀升,工程日期不斷延後。

    就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盡管該項目已經購置完80%的主要部件,但鷹醬能源部依然終止了該項目,為即將竣工的國家點火裝置讓路。

    鷹醬這個國家點火裝置一開始的目的就是用它模擬核爆炸,研究核武器的性能情況,這也是建設國家點火裝置的初衷,即作為核武器儲備管理計劃的一部分,保證在無需核試驗的情況下保持核威懾力。

    另外一個使科學家進一步了解宇宙的秘密,科學家可使用國家點火裝置模擬超新星、黑洞邊界、恒星和巨大行星內核的環境,進行科學試驗。

    最後才是借助國家點火裝置來製造類似太陽內部的可控氫核聚變反應,最終用來生產可持續的清潔能源。

    華興集團公司也是乘PPPL實驗裝置不順的機會去年將一部分的研發團隊給挖過來了,因為這些研發團隊在去年就已經知道這個裝置不可能再建造下去了,所以像肖勇等十多名參與研發的人員也是同意回到國內繼續從事仿星器的研發。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