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學霸

938章 4G通信網絡建設!(2/2)

    坐在他身邊的白冰看到楊傑跟這些世界頂尖的數學家侃侃而談,波光粼粼的眼眸中露出柔情笑意來。

    就在這次人工智能算法大賽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信息產業部部門的部長婁曉天帶領著電信研究院組成的專家組對潭州市、嶽泰市、建寧市等地4G通信網絡的實際運用情況進行了調研。

    楊傑自然是要接待的。

    其實信息產業部早在2001年的863計劃中已啟動麵向3G和4G的移動通信發展研究計劃——未來通用無線環境研究計劃。

    這個計劃的關鍵技術華興通信設備公司、華泰、中興、大唐科技和國內的研究所和高校都是參與了進來。

    華興通信設備公司是率先在03年的時候突破了4G通信網絡的關鍵技術,手中掌握了大量的4G通信網絡核心技術專利,隨即這幾年也是和中原省電信部門合作率先在幾個城市開展了4G通信網絡的建設,並進行外場試驗測試,到現在試驗測試已經接近尾聲,測試結果還是很圓滿的,下行傳輸速率達到了200兆,上傳速率能夠達到70兆左右,比國家計劃的時間表提前了數年。

    現在金山市和洪湖市等幾個城市也是開始了4G通信網絡的建設,這個項目是李開元在中原省推進的,現在調到金山市後也是大力推動這個通信網絡的建設。

    自從華興集團公司的WLAN通信網絡標準在也被納入國內3G通信網絡標準後,國內采取了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大唐科技公司和中興等繼續研究時分雙工製式,而華興集團公司主要是研發頻分雙工製式通信網絡。

    由於兩種製式在正交頻分多址技術、智能天線、鏈路自適應技術技術等眾多共性技術,在網絡建設過程中,核心網、傳輸網方麵沒有過多差別,僅因雙工方式的不同在基站係統中射頻部分存在一些差異,而基帶部分完全可以實現共有平台,有利於運營商混合組網。

    國內高層是希望兩種網絡製式能夠融合,所以也是要求華興通信設備公司和華泰等國內廠商進行芯片設計時能夠采用融合式的設計方案,同時支持兩種製式,支持多模多頻的長期演進技術終端將更加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及運營商的發展需求。

    這天下午,楊傑也還是跟信息產業部的婁曉天在建寧市的一家酒店見了麵。

    楊傑這次也是希望國家能夠盡快地完成頻譜規劃,到明年能夠完成4G標準,盡早地實現4G通信網絡的正式商用。

    “你的想法跟中央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這次的調研更是讓我們有信心了,我想頻譜規劃工作在今年年底就能完成,同時國家明年將正式地向國際電信聯盟提交4G網絡標準申請各種文件,你們華興通信設備公司要做好各種技術標準文件準備。”

    婁曉天笑著點頭說道。

    “這方麵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全力地配合國家的安排。”

    楊傑開口說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