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易做百姓菜

正文 四季養生(1/4)

    春季

    春季,是指從立春之日起,到立夏前一日止,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六個節氣。

    自然界的變化

    春為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春歸大地,陽氣生發,冰雪消融,蟄蟲蘇醒。

    人體生理變化

    陽氣生發。春天生機勃勃,大地回暖。人體內陽氣也順應自然而向上向外舒發,故這時人們應該充養、保護體內陽氣,使之充沛並不斷旺盛起來。

    肝應春。春季養陽重在養肝,肝屬木,與春相應,主生發,喜暢達疏泄而惡抑鬱。故春季養生要注意補益肝髒、強化肝髒、養護肝髒。

    所以,春季養生必須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

    精神養生

    春,在五行中屬木,五髒中與肝相應。肝主疏泄,在誌為怒,喜調達而惡抑鬱。

    春季養生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愉快。曆代養生家則一致認為在春光明媚、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春天,應該踏青問柳,登山賞花,使自己的情緒與春季的大自然相適應,充滿勃勃生機,以利春陽生發之機。

    飲食調養

    1扶助陽氣,多食辛甘發散之品。辛,有發散的作用。食辛以助陽氣生發。如:韭菜、大蒜、蔥、茼蒿、香菜等。不宜食大熱、大辛之食,如參、茸、附子等,以免生發太過。

    2少食酸。酸味入肝,且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且足以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

    春季常用食物

    萵筍:

    味甘、苦,性涼,入腸、胃經。有通經脈、清熱利水、通乳的功效。產期以春初和秋末為時令,春季的質量尤佳。

    萵筍含多種維生素、煙酸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其中以鐵的含量較豐富,對輔助治療各種貧血非常有利,還有一定抗癌作用,對糖尿病患者也非常有益。此外,萵筍中的氟可幫助牙齒和骨骼的形成。

    薺菜:

    味甘,性涼,入肝、腎、脾經。具有涼血止血、清肝明目、清熱利尿等功效。每至清明節前後,薺菜莖葉鮮嫩,是采集的大好時節。春季食用薺菜對預防一些傳染病,如流感、目赤腫痛等,有一定的保健防病作用,還有擴張血管、降血壓的作用,可用於多種出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症的輔助治療。

    韭菜:

    味辛, 性溫, 歸肝、胃、腎經。有溫陽下氣、宣痹止痛、散血、降脂等功效。以春天吃最好,俗話說:“韭菜春食則香,夏食則臭”。韭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增進胃腸蠕動,對預防習慣性便秘和腸癌有一定幫助。韭菜含有揮發性精油具有促進食欲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含硫化合物具有一定殺菌消炎作用。此外,韭菜中還含有豐富的鈣和鐵元素,而這兩種元素分別對於強化骨骼、保護牙齒和預防缺鐵性貧血有很大意義。

    大蒜:

    性溫,味辛、甘,歸脾、胃、肺經。有解毒殺蟲,止咳祛痰、宣竅通閉的功效。大蒜中含有辣素,其殺菌能力可達青黴素的1\/10,有較強的殺菌能力;具有降血脂及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還有保護肝髒,提高肝髒解毒功能的作用,可以阻斷亞硝酸氨致癌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癌症的發生。大蒜含硒量較多,對人體胰島素合成起著一定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多食大蒜有助於減輕病情。

    有的人在蔬菜少的春天,常常用多吃些水果的方法來代替蔬菜,這種做法不可取,水果不能代替蔬菜,盡管水果和蔬菜確有不少相似之處。如,都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和礦物質。但二者畢竟有區別,雖然水果和蔬菜都含有碳水化合物,但水果所含的多是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等一類化學上稱為半糖和雙糖的碳水化合物,而蔬菜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則多是澱粉一類的多糖。前者進食後,胃和小腸可以不加消化或稍加消化,便很快進入血液,如果食用過多,會使血液中的血糖急劇上升,進而刺激胰腺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使精神不穩定,出現頭昏腦漲、疲勞乏力等症狀。而且葡萄糖、果糖大量進入肝髒後,很容易轉化為脂肪,使人發胖。而後者多是澱粉,需要各種消化酶消化溶解之後才被逐漸吸收,因而使體內血糖穩定,有利於身體健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