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

第1304章 騰達遊戲背後的故事(1/3)

    李雅達的這番話,讓嚴奇有點羞愧。

    雖然是一盆涼水當頭澆下,非常打擊人,但客觀上也有讓他的大腦清醒了不少。

    確實是這樣。

    對於這款遊戲,他自己都沒有一個很強烈的想要做出來的衝動,都隻是覺得及格萬歲,又如何去征服玩家、讓玩家覺得欲罷不能呢?

    但是轉念間,嚴奇又覺得李雅達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

    說創新就能創新?

    創新要是像街邊賣得大白菜,至於每年都有這麽多垃圾遊戲出來嗎?

    真以為那些做垃圾遊戲的製作人都是因為心眼壞啊?

    當然,有些製作人或者投資人可能確實是不懂,或者確實就是一門心思想撈錢,但也有很多人單純就是能力不行,做不出好遊戲能怎麽辦呢?

    我要是有裴總那個腦子,我也每款遊戲都做不同類型,完事之後玩家們還嗷嗷著要買爆,那多爽。

    誰不想做獨屬於自己的遊戲?誰不想開山立派?誰想借鑒別人?

    關鍵不還是沒這個能力嘛。

    畢竟擔負著全工作室上上下下幾十口人的生計,失敗的代價太大,確實承受不起。

    嚴奇覺得,李雅達雖然也是遊戲圈內人,但畢竟是做渠道的。

    渠道跟開發,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按照目前的關係來說,渠道相當於甲方,在一堆遊戲裏挑挑揀揀,選自己滿意的遊戲就行了,如果遇到不滿意的地方,還可以讓遊戲開發商去改。

    而開發相當於乙方,就比較慘了,除了少數研發能力特別強、也有話語權的公司之外,其他大部分小公司都是不允許有自己主見的,畢竟按照渠道的要求改了,才有推薦和宣傳資源。

    朝露遊戲平台確實是站著掙錢的平台,有這個資格硬氣,李雅達作為遊戲平台的工作人員,這個性格倒也可以理解。

    可關鍵是得考慮嚴奇這邊的客觀情況啊。

    否則那不就是犯了“何不食肉糜”的錯誤了嗎?

    嚴奇輕咳兩聲:“李姐,我也想做出劃時代的創新,可也得考慮客觀條件不是嗎?”

    “《帝國之刃》就是一款普普通通的手遊,我打算轉型動作類單機遊戲,這已經是冒了很大風險了,再不穩一點,一味地追求創新,追求標新立異,我怕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

    “哪有一點積累都沒有,就強行做動作類遊戲的,不得有個過渡嘛。”

    李雅達推了一下眼鏡:“《回頭是岸》做之前,團隊也完全沒有做動作類遊戲的經驗啊。”

    “前一款遊戲是《遊戲製作人》,根本一點不挨著。”

    嚴奇一時語塞:“這……”

    “李姐你拿我跟裴總比,是不是太瞧得起我了。”

    “我要有裴總那種腦子,那我也敢冒險,但是我沒有啊。”

    李雅達沉默片刻之後說道:“你有沒有考慮過,也可能是你搞錯了因果關係呢?”

    “你以為的裴總,是先有了想法,才有了改變的勇氣。”

    “但也許裴總是先有了勇氣,才有了改變的想法呢?”

    “到底是能力決定心態,還是心態決定能力?你覺得一個人,是先有正確的心態呢,還是有成熟的能力呢?”

    李雅達的這番話,顯然是她在騰達工作這麽久,跟裴總學習遊戲設計這麽久,總結出來的肺腑之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