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

第995章 裴總的人才培養之道(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而《使命與抉擇》缺少了這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卻多了一種四平八穩的感覺。”

    “原來,這款遊戲是你們所有人在裴總指點下群策群力的結果!”

    “也就是說……我用‘重工業化模式’來形容《使命與抉擇》,其實並不算特別嚴謹。”

    “嚴格來說,騰達的‘重工業化模式’並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裴總有意地通過對骨幹員工的培養、指點,發揮他們的特長,讓騰達集團提前進入到了這種‘重工業化模式’中!”

    “看來我吹的方向沒錯,隻是沒吹到點子上啊!”

    黃思博喝了口茶水,笑而不語。

    他心裏也是這麽認為的。

    隻要做過騰達遊戲部門的負責人,都會明白裴總的指點對一款遊戲的成功會起到多麽巨大的作用!

    如果沒有裴總,黃思博和呂明亮等人說不定還在某個不入流的遊戲公司做執行策劃打雜工呢,怎麽可能取得現在的這些成績?

    很多時候,人的能力是一方麵,但更重要的是要獲得平台。

    就像有人在網上提問,為什麽漢代的那些名將、謀士、開國元勳,大部分都跟劉邦是同鄉?為什麽那樣的一個小城能同時出現這麽多天才?

    事實上是因為,他們這批人在打天下的過程中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有了這個平台和資源,他們的天分才能得到發揮。

    騰達集團也是如此。

    各部門的負責人每個都聰明絕頂、可以做到業內頂尖麽?不一定。

    如果沒有騰達集團的平台、沒有裴總的指點,他們也不可能取得現在的成就。

    所以,《使命與抉擇》雖然大部分內容是黃思博他們開會敲定下來的,但幕後最大的功臣顯然還是裴總。

    因為裴總提供了這個平台,確定了騰達集團的基調,培養了這些人,給他們樹立了一個絕佳的榜樣,所以才會有《使命與抉擇》這款遊戲誕生!

    但是他不能明說,因為裴總說了,要實事求是。

    他所想的這些事情,多多少少都有點腦補的成分在裏麵,雖然多半就是事實,但也不能直說。

    所以,黃思博就非常實事求是地把製作《使命與抉擇》時發生的這些小插曲給講了一遍,懂得都懂,不懂也不能多解釋。

    反正以喬老濕的理解力,應該是沒問題的。

    喬梁果然也沒讓他失望,一點就透,瞬間就領會了他的意圖!

    喬梁非常高興地說道:“明白了!非常感謝!現在我可以斷言,騰達集團不僅僅是在率先嚐試‘重工業化模式’,而且還是裴總有意為之、刻意引導的,而且收到了絕佳的效果!”

    “我這就回去跟那些人對線!如此詳實的案例,絕對能讓他們啞口無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