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

第371章 罪魁禍首還是我自己?(1/5)

    裴謙很想換一個英雄,但是已經鎖定了,而且遊戲馬上就要開始。

    

    沒辦法,隻能湊合著玩一玩了。

    

    還沒進入遊戲,裴謙就已經發現了一個相當不妙的征兆。

    

    大家都非常默契的選擇好了自己的分路!

    

    每個饒頭像旁邊都有一個標簽,另外三個人很快就調整了自己的標簽,顯示為:中路、遊走、下路。

    

    馬洋也煞有介事地把自己的標簽改為了“指揮”。

    

    裴謙點開標簽,發現隻剩下最後一個標簽,就是“上路”。

    

    裴謙不由得一驚,這不就是記憶中非常經典的分路模式麽?

    

    不太對啊?

    

    裴謙突然有了一種仿佛時空穿越的錯覺。

    

    上中下三路的稱呼沒變,但是“打野”和“輔助”的叫法改成了“遊走”和“指揮”。

    

    在裴謙的印象中,lol的分路其實在S1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

    

    雖然S1的時候遊戲尚未完全成型,分路方式也處於群魔亂舞的狀態,但S1世界總決賽時,歐洲的頂尖隊伍已經摸索出了這樣一套分路,保證了團隊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而後,這個分路的方式就被稱為“EU流”,不斷發揚光大,並在之後被拳頭公司官方欽點稱為遊戲的標準分路方式。

    

    事實證明,這種分路方式的收益遠大於弊端。

    

    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大大降低了新手的上手難度。

    

    每個分路都有明確的標準,有適合的英雄和玩法,新手玩家即使不太懂遊戲,但隻要忠實地按照分路完成自己的職責,五個路人也能做到很好的團隊配合。

    

    不至於團隊內部互相搶奪資源,還沒開打先鬧起內訌。

    

    不管怎麽,這個套路應該至少還有一年才出現。

    

    怎麽GOG裏,這麽早就出現了?

    

    雖具體的叫法不太一樣,但實際達成的效果沒什麽區別。

    

    而且,也不知道是誰這麽雞賊,輔助不叫輔助,而叫指揮。

    

    也難怪馬洋這麽喜歡搶風頭的人,會心甘情願地打這個位置……

    

    裴謙感覺到一絲不妙,不過想了想,還是覺得不要驚慌,不要著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