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

第186章 想點別的辦法來錢(1/3)

    痛定思痛,裴謙決定總結經驗,展望未來。

    

    為了“係統規則內的神秘驚喜”,裴謙下個周期,還是得努力虧損。

    

    不過,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裴謙也已經漲了不少心眼了。

    

    這次,一定得吸取之前的教訓,絕對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首先,絕對不能把賺錢的希望全都寄托在財富轉換上!

    

    之前裴謙總是看不上一兩萬的收入,覺得稍微虧損一下就能轉換個幾十萬,這個想法顯然有問題。

    

    這兩次的結算,一次三萬多,一次兩萬多,真平均到每個月上,才一萬塊錢出頭。

    

    太少了!

    

    裴謙決定想別的辦法來錢。

    

    之前演《裴總的日常》,直接就賺了三萬塊錢,不比係統靠譜多了?

    

    果然這年頭靠正經工作都養活不了自己,歸根到底還是得搞副業。

    

    具體如何去做,裴謙暫時還沒太想好,但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思路。

    

    總之,隻要在係統允許的範圍內,付出一些勞動換取報酬,並且別搞得太過分就可以了。

    

    具體怎麽操作,還得再試探一下係統才能決定。

    

    其次,就是關於如何正確虧損的問題。

    

    裴謙現在已經大致摸清楚了係統的尿性。

    

    係統的限製其實很多,產品不能以次充好,不能把垃圾強行賣高價,也不能把高價值的東西賤賣,總之就是所有產品定價可以上下波動,但必須在合理範圍之內。

    

    這一條限製,基本上就杜絕了裴謙要惡意虧損的想法。

    

    投入得少,就隻能賣低價,窮人喜歡;

    

    投入的多,就隻能賣高價,到時候口碑起來了,土豪喜歡。

    

    所以,一些歪門邪道沒能走得通,那都是在係統的計算之內的。

    

    但裴謙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係統在評價一個產品的品質時,會同時從“收入”和“口碑”兩個方麵去考量。

    

    也就是,燒錢換口碑,同樣是可行的。

    

    想要少賺錢,就要盡可能地提升口碑。

    

    這就是紀錄片《破繭成蝶》所帶來的啟示!

    

    隻要反響足夠大、影響足夠廣,這片子哪怕沒有變現手段,根本賺不到錢,係統也不會阻止的。

    

    當然,因為紀錄片的關係,李正偉吹了《海上堡壘》一波,導致《海上堡壘》的玩家數和收入都有所上漲,這算是一個瑕疵。

    

    但畢竟瑕不掩瑜,拍紀錄片仍舊是一個好辦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