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如頌

第一百五十三章 順義(1/2)

    盧老夫人大致已經猜出崔老夫人要做什麽了,但她不想說透,又不是什麽好事情。

    若真如此,這也是她自己的選擇。

    便不動聲色地說道:“裴氏族規,長房為尊,每一代的長房長子承爵。

    裴氏族裏即便對長房有怨言,祖宗規矩擺在那,他們也不敢拿崔老夫人怎麽樣,何況她還有誥命在身呢。”

    “母親說得是!”孟皇後認為崔老夫人這般大概是想以後回到涼州,再來建鄴就不方便了。索性把幾個孩子的婚事都辦了,她走得也踏實。

    “這年底的兩個月,京裏定是喜事連連,我估摸著過兩天,寧王妃也要進宮求旨賜婚了。”

    孟皇後說著,不由笑了起來,自太子受傷後,就沒見她笑過。

    周九如一想倒也是,裴家還有個裴璿呢。

    蕭夫人與裴燁義絕,到底是打了裴家的臉,連帶著在蕭夫人身邊長大的裴璿也不受崔老夫人待見。

    都是孫子孫女,裴清宗與裴珊珊的婚事,崔老夫人都做了細致的安排。

    可裴璿這個最先訂下婚事的,她卻提都不提,也沒個安排。

    與裴燁義絕之後,蕭夫人就搬到鄉下的莊子去住了。眼下這光景,她也不方便出麵。

    她不出麵,寧王卻可以,裴璿是他的外甥女也是他的小兒媳。

    民間有個說法“不能大麥未黃,小麥就先黃了”。

    所以寧王府當前最緊要之事,就是先把寧王世子蕭正陽與陳大姑娘的婚事辦了。之後,才是蕭瑞陽與裴璿的。

    所幸世族女郎的嫁妝都是從小攢上來的,要用的那幾樣,隻要有銀子,十天半月都能采辦好。

    不然,這又娶又嫁的,誰家敢應承下來,也隻有世族權貴才有這樣的底氣。

    ………

    午後,周九如歪在羅漢榻上,右手撐在紅色繡纏花的大迎枕上拄著頭,鳳眼微眯,聽衛斯年讀《荀子·臣道》。

    低緩又稍帶沙啞的聲音,雖無少年人的清朗,但音質渾厚有磁性,朗讀時字正腔圓很吸引人。

    自從發現了這點,周九如便物盡其用,看書累了就讓衛斯年給她朗讀。

    “……故用聖臣者王,用功臣者強,用篡臣者危,用態臣者亡……”

    聽到這,周九如便問他:“衛二,若是你用人,你是注重德還是才呢?”

    衛斯年自入了宮,自小跟隨他,教他讀書的白先生便被燕北王帶回了幽州。但他在弘文殿也讀了個把月的文史。

    當下便照書上所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周九如聽罷說道:“我有一點正好與你相反,你讚成書上的觀點,優先德才兼備的,其次有德無才的,這也無可厚非。

    但你寧用無德無才的愚人,也不用有才無德的小人。

    這點,我倒不完全讚成,我是寧肯用小人也絕不會用愚人。”

    衛斯年想了下,道:“小人挾才以為惡,不可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