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第一百十八章 積蓄雷霆(1/4)

    內閣

    房玄齡進門,穿過一道橫越池的曲廊,沿廊前行,曲廊盡端是座六角石亭,石亭後麵,是一個殿,周圍古樹參,茂密碩壯----這就是楊唐內閣核心所在了。/、\

    入得內殿,果然,裏麵各宰相已經在了,行禮之後,李播就著:“李靖在蜀,四月平之,除成都一城外,其它的勢如破竹,現已平定,這次聖上要去蜀中,也要立個章法。”

    房玄齡站起來躬身著:“聖上救民於水火,遣一師而抵蜀中,兵不血刃,百姓簟食壺漿以迎王師,如今大局已定,聖上又何必興師而至?若為淑妃之事,也不必聖上親去。”

    雖然還沒有明旨下達,但是內閣早已知道,淑妃是石青璿,這是僅次於貴妃,四正妃中的第二位,位極尊貴。李播微笑著掃了一眼,見石之軒不動聲色,又著:“淑妃之事,隻是其一,其二就是蜀地初平,又關係重要,必須朝廷鎮之,聖上親去,也是這意,而且,李閥和薛仁杲之爭,也非同可,必須臨時處斷,本朝目前除了聖上,再無它人。”

    房玄齡是聰明人,頓時一點就明白,蜀地新平,又關係重大,並且遙遠難製,一般來,多半是皇帝親子或者宗親鎮之,但是這時,楊宣凝雖有一子,但是才出生,宗室無人,重臣中,又沒有誰有這個分量,為了防微杜漸,隻有皇帝親去。

    如是蜀地被李靖一手掌控,隻怕數年之後,再也難以輕易控製。

    至於李閥和薛仁杲之爭。更是重大,事關二大國,除了聖上。誰能有權臨機處之?

    李播見他已經明白,又著:“聖上這次入蜀。意率騎兵五千,禁軍一萬,水師五千,眾位大臣,你看怎麽樣?”

    “聖上帶二萬軍。在此時蜀地,衛駕足矣,而且,也不勞師動眾,正是大善。”

    諸人盤算了一下,都覺得這相對合理。

    “還有一事,那就是對道觀佛寺的進一步約法處置,諸位都已經熟讀要典,聖上的心意。也明白了,怎麽處置,都來吧!”李播著。

    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中國。並非大興,直至三國、二晉、南北朝。由於王朝更迭頻繁。社會動蕩不安,佛教秉著“不依國主。不成法事”的原則,多與諸國君主聯係,因此獲得大量田產和財物,這時,無依無靠的貧民也紛紛歸依寺所,靠耕種寺院地土地為生。

    到了北魏、北周統治時期,寺院已經廣占土地、隱匿人口、聚斂財物,訓練武僧,已嚴重影響和威脅到了朝廷的安全和財政,已經導致了兩次大規模的毀佛運動。

    “地是,諸寺占地之廣,積蓄武力之盛,實觸目驚心,例如少林,自胡僧而來,北魏孝文帝禮遇,於太和二十年,敕就少室山立寺,供給衣食,寺處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現有良田三萬畝,遠近依附者數萬人,寺僧人人習武,數目上千,實是可畏可懼,如不加壓製,隻怕有大禍端。”戶部尚書李百藥都不由皺眉。

    這時,佛教趁著南北朝動亂,已經擴大到了一個難以相信的程度。

    寺上萬所,田百萬畝,僧五十萬,信徒數百萬,兵甲藏於各地,少林僧兵,甚至直接幫助李世民征戰下,這種勢力,如不控製,地上佛國,與基督教同等,隻怕沒有多少年,就可在華夏大地實現。

    那時,華夏子,都必須跪拜佛祖,由大和尚加冕了。ap,n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