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關於大唐到現在的爭論(1/3)

    首先是變數,這點我已經非常清楚的了:這個世界可以很複雜,但是其實又很簡單,世界怎麽樣複雜是世界的事,人世怎麽樣複雜是人世的事情,這其實不重要。博弈場上,計量的不是誰更複雜,而是誰更客觀。所謂的客觀,其實就是抓住事情發展的要害點,而掌控變數,而真實曆史,早已經對此作出了無數證明。

    原本所在世界的太祖,除了被奪權而鬱悶一段時間外,可有真正戰略上的挫折?如是喜歡經常來個“挫折才能長大”,學杜伏威一樣,搞什麽“李子通變數”,他的屍骨早就不知道埋到什麽地方了——清洗,整頓,政治運動,種種為了什麽?就是為了扼殺變數,讓一切都在掌握中。

    內部變數——在二郡內,軍隊完全是主人公一手提拔創建,外臣就算是李播和李淳風也不得插手半點,張一張三,是虯髯客的人,現在是正九品縣尉,各管二百五十縣兵

    雖然政治可以影響軍隊,軍隊也可以影響政治,但是至少在短期內,這是二個係統,談不上什麽變數

    至於陳長林,其實是個變數,但是首先陳長林與主人公沒有利益衝突,反而有相互合作的緊密空間,其次就是主人公改組了水軍,又控製了其族人,才放心使用,再加上附近根本沒有大勢力可以投靠,如果陳長林在這樣的情況還無目的叛逃,我無論怎麽樣也想象不出

    前去寶藏的人,也多是控製住家人的親兵,我不太可能認為有什麽真正影響的變數,特別是事先他們根本不知道目的地,也不知道去幹什麽的情況下

    外因變數——外因有幾個

    我們先慈航靜齋,慈航靜齋的力量基本上在北方,南方相對少,這點不必多,當時胡族大興佛教,多在北方,慈航靜齋忙著在北方造勢,根本不可能把多少注意力集中到主人公身上

    李閥更是,它現在實力太,有潛力但是沒有發揮出來,基本上現在是最弱的一個。其它的還有什麽呢?倒是邪王不定最具備威脅,因為他是最可能猜出主人公動靜的人

    讀者是跟著主人公走的,知道底細,但是,在外人來看,主人公又算什麽?半年前趁勢而起,占領一郡或者二郡,兵不過數萬,和那些動不動擁兵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勢力可比嗎?

    在這樣的背景下,主人公緊抓住一點:下大變關鍵時

    隋煬帝南遷,是導致下大變的真正原因,導致南北力量的勢力重組,導致瓦崗軍和李閥獲得崛起的空間,這點我在書中已經仔細了,這裏就不再羅嗦了,換句話,哪個勢力不把此時的注意力,集中到隋煬帝身上,就沒有下眼光

    這時,別大家不注意主人公,就算是重視,也沒有多少力量來關照主人公,更加不要,隋煬帝南遷,兵力就有二十萬,其它物資等等調遣,來往百萬人是肯定的,這樣繁忙的格局,主人公十艘船千把人來往,算得了什麽?哪家勢力是神,能夠查出來?

    我們再一個問題,一進去就已經事先知道楊公寶藏位置,事先知道和氏璧位置,事先知道淨念禪院實力,是不是就能夠作出上麵的事情來?

    實話,這點我完全不讚同,好吧,就算你知道有楊公寶藏位置,事先知道和氏璧位置,事先知道淨念禪院實力,但是你政治、軍事,思路、手段上不配合,也沒有用,我來取楊公寶藏和和氏璧的條件

    第一:必須有根據地,而且根據地不能是百戰之地,原因很簡單,你沒有根據地,你取了楊公寶藏和和氏璧又有什麽用?等著人家喊打喊殺嗎?有了根據地,在百戰之地,你取得了楊公寶藏和和氏璧,這不是引得大家來圍攻你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