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夏江村事

第642章 點豆腐(1/2)

    剝了三四斤花生,她估摸著時間到了九十點了,就安排家夥洗漱睡覺。可今,這孩子揉揉眼睛卻不肯配合了。

    “夏夏,你每次睡著了都還偷偷起來做好多吃的,是不是?我今不要睡,我要陪著你,我明還要比你先起來,我給你磨豆子水。”

    這孩子一旦強起來,馮時夏也沒辦法。她琢磨著今晚還要花的時間,勉強同意了。

    不過幸虧孩提醒,不然她都忘記了要泡明的豆子,這也讓她想起來早上剩的還有一半豆漿沒喝完。

    豆漿放到隔就會有沉澱,不壞都口感差了,倒了麽又可惜,她琢磨著不如用來試下做豆腐。

    做豆腐的步驟她懂,既觀摩過好些影視劇和美食視頻,也親眼見過外婆做過不少回。豆漿煮開,點鹵水成豆花,再壓製成型即可。

    這樣做出來的豆腐一般色澤偏黃,口感比較硬,也叫老豆腐。

    而另一種比鹵水豆腐要細嫩一些的是石膏豆腐,製成的豆腐看起來也白一些。

    在這兩種傳統豆腐製法中,大致步驟還是相同的,隻是點豆腐的物質不同。相對來,鹵水豆腐保留的豆味會比較足一點。

    比較現代的豆腐製法中,還有內酯豆腐,通常在市麵上盒裝打包出售,這種豆腐更細嫩,特別易碎,往往用於涼拌和汆湯,豆味會更淡一些。

    聽起來做豆腐很簡單,但這邊的豆腐味道都很一般,這就能明要做出一板好豆腐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點漿溫度高一點,時間久一點,可能過老,反之可能鬆散不成形。就連豆腐最後的壓製時間都跟口感密切相關,還有豆水比例、添加的凝聚劑的量的多少等細節把控,都是有影響的。

    本來這些對於要求並不高的她來完全都不是問題,可她目前的情況是連鹵水或者石膏都沒有,更別內酯。

    這樣看起來她還想做豆腐是有些方夜譚,偏她記得以前在化學課堂上聽過的有一個貌似很神奇的方法,用白醋來點豆腐。

    她現在就想用這一斤剩豆漿來試試,廢了也不可惜。

    豆漿再次煮開後她端開罐子冷卻兩分鍾等降溫,接下來用醋分次少量地攪拌到豆漿中點豆腐。做這一步她比較心,因為豆漿少,她都幾乎用滴的方式在操作。

    開始還沒啥反應,她都快以為這個是騙饒,可試都試了,她還是堅持攪拌,過一會兒,真的見到懸浮顆粒,有些出水了,這會兒她就沒有再添加醋了。

    勝利在望,她最後把罐子重新端上火加溫了一分鍾的樣子,再攪拌一會,出現了更大的絮狀物,豆水分離明顯,豆花終於有了。

    等裏麵的沉澱反應差不多完全,再用紗布濾出了裏頭所有的豆花包袱起來。

    要正經做豆腐賣,最後一步是上能濾水的規整模具,上邊壓重物把豆花壓實成豆腐。但她就整的這麽一點都用不上正經模具,直接拿個碗壓上了。

    豆腐壓成型需要一點時間,她放在一邊先沒管了,因為大鍋裏鹵的肉和陶罐裏白煮的腿肉都好了。她夾了一點酥爛的豬蹄皮肉給家夥吃,別的在鍋裏沒管,等它們浸泡入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