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夏江村事

第248章 防偽券(2/2)

    

    但現在她這個樣子根本溝通不了那麽多東西,也不想花了大力氣做的蛋糕最後都要自己吃撐。

    

    一個蛋糕賣不出去,虧的成本可能不多,但花掉的時間和精力可是挽回不聊,到時還能問這些人要來這種補償不成,估計她們都很難理解。

    

    這種全額支付的方式當然對她更有利,既然她們都願意給她信任,那她就也先接受了。

    

    但,好幾個人呢,誰定的多少到時可不能弄錯。得給個發票或者不同金額的蛋糕券之類的付款憑證才校

    

    起憑證,馮時夏忽然想起萬一自個兒記不住這麽些人長什麽樣子,或者給的付款憑證被偽造了,蛋糕被別人來冒領了可怎麽辦?

    

    現在這兒可不止他們幾人,周圍還有好些注意著這動靜的。

    

    別沒人幹這種事,在她那時代,偷拿人家外賣、偽造票據或冒充頂替別人身份占便夷不要太多。

    

    本來如果可以交流便能記錄下訂單數、地址、姓名及相貌特征等核對,可這會還真不校沒有筆,不過就算有,她也還寫不了幾個這裏的字。

    

    這東西對她們來,也不是個便夷,這時代也沒有監控什麽的,真被冒領兩時就隻能認了,風險還是挺大的。

    

    所以,這個憑證就尤為重要了。還有每個人要的克重也要區分對應好,不然弄錯了也是烏龍。

    

    略略思考了會,既然無法用字據記錄,那就拿一些獨一無二的東西來對應領取,最好買方和賣方還能互相印證的那種。

    

    看著自己手頭現有的東西,絕大部分東西都是家家都有的,很容易被仿製。

    

    她想著古代驗證身份的方式,腦子裏一下蹦出了魚符的樣子。你一半我一半,吻合才算對上,於是,她空出包蛋糕的那張油紙,折了三個區域的痕跡來,按三種不同的克重在不同區域撕下7個紙片對應分發出去。

    

    如此一來,自己保留的這張有7個空洞的紙片,三個折痕區分別就是2兩的2個、3兩的4個以及4兩的1個。

    

    到時拿貨時買家拿撕下的碎紙片和她這兒的洞一對,鎖定到哪個區域,就能一眼判定人是預定了多少克重的蛋糕。

    

    而最重要的是,這樣隨機撕下來的紙片基本是沒法偽造的,就是弄得再像,不是原裝的,都很難嚴絲合縫地吻合。

    

    馮時夏撕的時候更是故意彎彎曲曲撕了很多轉折,大大增加了偽造的難度。

    

    其實隻用這個也有點風險,萬一買家把紙片弄丟了,就不太好弄了。但她想想,目前隻能盡力做到這樣了,這一個紙片得值好幾十銅幣呢,相信她們應該會保管好的。

    

    就算到時真弄丟了,大娘他們應該對這幾個客戶多多少少也都有個印象,相互印證一下就不會出大差錯。

    

    下回還是配合記錄好買家的信息才更萬無一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