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六零年代

第三章(1/4)

    南關村知青點是位於村尾的土地廟改建的。

    

    ‘破四舊’時,某一日,旌德縣中學十幾個身裝綠軍服、手臂別著紅袖章的學生真接衝過來將廟堂內的土地公公打倒了!村裏的老人老淚縱橫,不過大家都知道了風向,沒有人敢去攔一攔、阻一阻。之後,這裏再沒有村『婦』敢膽過來拜拜,土地廟就這樣子荒廢起來!

    

    後來——

    

    『主席』發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地,到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倡議,指示。

    

    縣城發來通知,南關村要成立一個知青點,要歡迎知識青年來接受再教育活動!

    

    於是——

    

    這,沒了土地公公的土地廟就再一次被利用了起來。如果土地廟還有什麽優點的話,那就是它是磚瓦房,是村內少見的誇磚瓦房,是一大間長16米、寬4.3、高3.4的磚瓦房,中間還立了四根倆孩無法合抱的圓柱子。

    

    聽,這處土地廟是解放前村裏唯一的地主家出資修繕的,聽那一年地主家的兒子考上了京城大學。

    

    村支書、村會計以及『婦』女主任三個楊家人親自過來看了看,回去一合計——就將這土地廟改成4大間2間,因男女有別,還在中期一分為二,2大間1間給男知青們住,另2大間1間給女知青們住。

    

    改建十分粗糙,隻在房間與房間之間用竹排隔開,大房間比較寬敞,約有3米左右的長度,1.5米竹床一放,空出來地方還可以放排竹架子,竹椅子與竹桌子;而房間則十分窄,放了一張1.5米竹床,就隻容一人側身進入了。

    

    因而,大房間橫放兩張竹床,住兩個知青,房間隻放一張竹床,住一個知青。

    

    這一回,男知青那邊好,空出兩個床鋪,一個床鋪空在大房間,一個床鋪空在房間,讓上海男人劉海國隨便選擇,劉海國是個愛熱鬧的『性』子,沒有猶豫一下就選了大房間,要與一個早來的男知青同住。

    

    而,女知青這邊,剩下1大房間1房間,楊大姐笑哈哈讓三個女知青安排便離開了,村民與知青之間有條無限的線隔著,她是不會參與知青之間的事。

    

    方潔嘛,是不樂意與資本家的女兒一起住,又不敢住最邊上的房間,但她是有點心機的,不會明著出口平白無故地得罪人,於是她走到江靜蘭身邊,狀似無意般捅了捅江靜江,那暗示意味十分明顯,方潔是想讓江靜江出口做這個惡人,她是覺得江靜江一定與她一樣不樂意與資本家的女兒一起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