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六零年代

第九章(1/3)

    高中的課程對過目不忘的異能者——葛思嵐而言,不要太簡單!她隻需在各課老師上課時認真聽講,課後回家認真完成功課,不必搞預習複習,不必挑燈夜講習,不必課間分秒必爭的抓緊看書,考試時,照樣次次門門第一!

    

    葛思嵐,這個名字成了蘇州高級中學的奇跡!

    

    可惜期末考試得的獎勵隻是一張獎狀,而不是獎勵幾斤糧食。這半年來,國家分發到蘇州糧站的糧食越發稀少了,葛思嵐眼看著父親三更半夜起床去排隊領回來的糧食越來越粗,越來越少,可是她與弟弟的那兩隻母雞還是養著,父親什麽也不讓宰殺,學習費腦子,新鮮的雞蛋最補腦子。

    

    葛思嵐心裏難免有些感觸!她一邊暗嘲自己活了那麽久,淚點還是那樣低,心還是那樣軟柔!一邊忍不住便將空間裏種了一百多年的人參靈芝等名貴『藥』材統統撥掉,烘幹,炮製,收藏。

    

    空出來邊邊角角的黑土地上,種滿土豆、地瓜、玉米、山芋等周期短的雜糧,在空間內一般情況下一個月之內便能成熟。

    

    每個月多出這些,外加空間補給些副食品,如白糖紅糖,如香菇木耳等這類山珍,如海帶紫踩這類海貨,還有葛思嵐一個月兩次從空間取出來的一兩斤保鮮肉。

    

    不頓頓吃好,那頓頓吃飽還是沒有問題。

    

    60與61,這兩年就以這樣子的方式熬了過去,很快過了大年夜,到了62年的正月裏。

    

    十四歲的葛思峰鬧著姐姐陪他回老家一趟,他的聲音依舊是沙啞難聽,不知為何他的變聲期特別長,平常還好,對回老家看阿娘或是讓阿娘回來之類的話,葛思嵐無言以對。

    

    這一,也是如此,葛思嵐懨懨地,懶得搭理他,獨自出了門,騎著26式英國鳳頭在大街上瞎逛著,從去年年低開始,糧站裏的粗糧供給基本穩定,市府每月還會有些細糧補給,這樣一來,不光是葛思峰想著程珍珍盼著程珍珍,連葛成林也出言讓葛思嵐寫信請程珍珍回來。

    

    葛思嵐心下煩躁,她是不大樂意看到那個重男輕女的母親回這個家,可如果不讓她回來,那葛思峰到了夏必定要親自去老家接回母親,連葛成林也必定會支持兒子,因他覺得這兩年以來,程珍珍為這個家付出太多了,有好幾個月,一家四口隻領三十斤粗糧,如果沒有她搞來那些新出土的土豆地瓜玉米山芋等物,就算父子(女)三人沒餓死,也個個麵黃肌瘦,哪像如今這樣子氣『色』紅潤,精神抖擻!兒女成績名列前茅!

    

    不知不覺,葛思嵐騎著自行車轉到了蘇州著名的梅山腳下,梅山顧名思義,山上有上千棵梅花,這三年雖然疏於管理,但大部分梅樹依然含苞待放。

    

    在葛思嵐的記憶中,她來過幾回,第一回是五五年,父親帶著她、弟弟還有母親一同來,那是個春!還拍了照,留了念!之後,便是與同學們過來春遊、踏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