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六零年代

第十六章(2/4)

    

    老二愛國去年進了中國銀行做辦事員,找來的老婆是大工廠的會計,雙職工,申請了一套房子。

    

    老三保國,聽老頭子的意思是讓他進縣『政府』機關,讓女婿照看著呢。

    

    鍋底漸漸加熱,王蘭蘭加了些油,開始炸了。做盒子,燒火和炸都是十分講究的,火太大容易糊,炸的人怕燙或手腳不利索也容易糊,王蘭蘭早早就準備了雙層的棉布手套,已衛生又可隔熱,十分便利實用。

    

    蕭哲幹起活來,似模似樣,早非當年的‘阿蒙’,他手腳利索的在一旁麵板上擀皮,包盒子,還時不時地找話同一老一笑笑,廚間一片安樂祥和!

    

    今日也巧,王家倆個孫媳『婦』都回了家,也下霖,當然是自留地,王家隻寵孫女,可不興寵孫媳『婦』的,寵壞了孫媳『婦』,那還不教壞了下一代。

    

    當大嫂二嫂齊齊進廚房時,王蘭蘭已炸出第一鍋盒子了。

    

    大嫂宋榮榮洗了洗手上前幫忙,她笑著道:“咱們蘭蘭這個手藝學得不錯,你看這盒子表皮炸的金黃酥脆,一點兒都不老。”

    

    “嘻嘻,這是阿『奶』教的好。”王蘭蘭也不客氣地接受了讚美,她在縫紉方麵與廚藝方麵還是挺有份。

    

    蕭哲見兩個差不多年齡的大嫂二嫂子過來幫忙擀皮,便將擀麵杖讓出來,自己去替換阿『奶』燒火,坐在灶旁盯著女友瞧,王蘭蘭見狀,給他遞了個剛出鍋的盒子,他也不伸手去接,直接不客氣大口咬住,眼兒一彎,真好吃!王蘭蘭瞪他,用力得瞪,黑溜溜的眼睛好像兩顆黑珍珠,最後將剩下地盒子放在他手裏。

    

    “大嫂,寶寶與貝貝呢?”王蘭蘭隨口一問。她知道寶寶貝貝倆又在大嫂娘家呆著,不過為了找話題,還是得提提孩子。

    

    “孩子大部分時間跟著我媽,不戀我,我和你大哥一直是騎自行車過來的,也不大好帶這樣的孩子。”兒子才三歲,女兒才八個月大,其實如果不是為了自留地那些新鮮菜蔬和家養的雞鴨鵝,以及家裏每月殺一次的豬肉,她也不樂意來呢,來了來了,還得下地幹活。

    

    不過,當人媳『婦』哪有當人閨女自在啊,瞧這鄉下的姑子,養得比她這個城裏人還白嫩。不過,她如今非新媳『婦』,知道什麽當講什麽不當講了!

    

    因雲舟市不夠發達,所以豬肉的配給十分精細,普通城鎮居民每個月每人可以買半斤豬肉,職工可以買一斤或者一斤半,一大家子就靠那幾斤肉打牙祭,往往有票有證反而副食品店沒肉。副食品店並不是每都供應豬肉,往往一個月供應五六次,少的話隻有兩三次供應,居民都搶破了頭。而雞鴨鵝這些家禽就更加珍貴了,隻有春節和國慶各供應一次。更別提,那些蔬菜了,懨不拉幾的,哪有自留地裏種得新鮮可口!?雖家裏那一畝多的自留地沒她家的份,建國與她以及兩個孩子都是雲舟市戶口,吃供應糧,可是建國還是一月給家裏二十塊錢了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