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六零年代

第八章 *(2/4)

    

    這也是她了解不足,過於偏麵之故。其實工農兵大學還是培養出一批不錯的國家人才。

    

    畢業即失業的王建國有些『迷』惘:“不知道什麽時候恢複高考?”受了高等教育的十八歲少年,已不知何去何從。這幾年在學校裏看到聽到的事情,令人不知所措!如果不是家人給他明確指示,他早已『迷』失方向。

    

    王蘭蘭繃著精致的臉,教高他一頭的哥哥毫不留情:“大哥,就算再等五年十年又如何?學富五車的你,怕什麽?古代人考科舉都是考到老、考到死。你,不,是全國的有識青年都缺一個機會。”大哥二哥在縣城裏念書,她總讓他們去‘廢品站’買一分鍾一斤的舊書本舊報紙,裏麵有不少國內外名著,也是目前國內禁止通行的書籍,被稱為□□毒草的書籍。

    

    兄妹四個都回家偷偷地看,看完還偷偷討論,不過最後總是失蹤,當然是進了王蘭蘭的空間,以防萬一,萬一有人妒忌他家,去舉報她家呢,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聽了王蘭蘭的話,王建國一臉訕訕地,其他人一臉憋笑!

    

    王爺爺猶疑不決時,親家公來消息:鐵路局要開始招工了,他給王建國爭取到了個名額,讓他快去雲舟市鐵道局找他,他親自帶他去報名麵試。

    

    王爺爺這些年沒少看報紙、沒少聽廣播,再時時聽一聽兒子孫子們外麵的情況,人老成精,心底有數的很,國家鼓動知青‘上山下鄉’,其目的是為了緩解城鎮壓力,城鎮壓力很大,國家又怎麽可能再允許農民湧入城鎮,給城鎮增加壓力呢?

    

    嚴禁農民進城,1966年開始絕大部分農村出身的知識分子都被返鄉務農,要麽就是被分配到極為艱苦的地方工作,要想在自己家鄉所在地的城市裏工作,機會很很。

    

    當然不是沒有,一切看人脈與背景!

    

    從王爺爺想讓下一代入城起,就十分關注這方麵信息。現在啊,城裏各個機關單位、工廠等處招工,招工條件之一九成九都是要求報考之人必須擁有城鎮戶口。

    

    這一回,他還沒舍下老臉去求親家公,他就給建國弄到這個指標,肯定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所以,這份大的人情,他老王家是欠定了。

    

    當下,就讓建國去洗澡去換新衣裳,嘴裏囔囔著讓他要穿戴幹淨整齊,又讓讓他換上擦得鋥亮鋥亮的皮鞋。然後轉身進了自己的屋子,親自收拾了十斤精麵、十斤紅薯幹出來,讓抱了兩個大西瓜出來,這些讓建國帶上送給親家嚐嚐。

    

    拾掇拾掇過後,王建國著穿幹淨體麵,也是一表人才!可惜就是黑零,想想他在太陽底下跑,能不曬黑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